注册  登录|网站地图|RSS订阅|学会工作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国医手机版
国医首页|资讯|云南|学习|图片|医疗|养生|药膳|中药|方剂|传承|针灸|推拿|临床|经典|科研|企业|文化|特色疗法|民族医药|社区| 更多
论文首页 理论研究 临床研究 学术传承 药物临床研究 针灸经络 推拿论文 中医骨伤科 临床护理 民族医药 管理及政策
您现在的位置:国医在线 > 国医论文 > 兰茂研究 >

《伤寒论》六经实质钩沉(3)

中医药论文|2014-02-10 09:47|来源:国医在线|中医药|阅读:

  2 、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是对一切疾病的病位之表里、病性之寒热、邪正之虚实、阴阳之消长等方面的总概括,为中医辨证论治的总纲,是明清时代逐步总结和完善起来的一种辨证纲领,标志着中医辨证思维的完善。

  《内经》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阴阳是区分疾病类别、归纳证候的总纲。一般来说,三阳病多属阳证、热证、实证;三阴证多属阴证、寒证、虚证。

  表里是鉴别疾病病位浅深的基本纲领。一般地,邪在皮腠、经络、卫气属表,症候表浅而轻;邪入脏腑、骨髓、营血属里,症候深重。六经中,太阳少阴为表(太阳为表之阳,少阴为表之阴),阳明太阴为里(阳明为里之阳,太阴为里之阴),少阳厥阴为半表半里(少阳为半表半里之阳,厥阴为半表半里之阴)。

  《内经》曰:“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病在三阳,属热属实;病在三阴,属寒属虚。寒热虚实是用于辨别疾病性质的基本纲领,是正邪斗争过程中阴阳消长所表现出来的证候性质。《伤寒论》曰:“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具体地,病在太阳,正邪交争于表,表现为发热恶寒;病在少阳,正邪分争于半表半里,故见往来寒热;病在阳明,邪正剧争于里,则但热不寒;病在太阴,正气开始衰退,不能抗邪于表,则手足自温;病在少阴,以正气虚为主,则无热恶寒;病在厥阴,正邪剧争,互有消长进退,故多出现阴阳混淆,寒热错杂,或者寒极或者热极。《伤寒来苏集》总结为:“仲景以病分六经……太阳偏于表寒,阳明偏于里热,太阴偏于虚寒,厥阴偏于实热,惟少阳与少阴司枢机之职,故无偏重,而少阳偏于阳,少阴偏于阴……”。

  六经病证的发生、发展、变化,关系着疾病性质、发展、趋向和预后,所以《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中,无不贯穿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内容,即八纲辨证的基本思想,被视为八纲辨证的思想起源。换句话说,用八纲分析六经方证,可以明确各方证于六经的归属,达到“纲举目张”的作用。正如《医林绳墨》所说:“仲景治伤寒,着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然究其大要,无出乎表里虚实阴阳寒热,八者而已”。

  因此,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的关系是密不可分,以六经为经(定位),八纲为纬(定性),全面把握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就能准确地抓住疾病的本质特征。

【责任编辑:张小贝】 本篇文章《伤寒论》六经实质钩沉(3)国医在线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更多相关资讯浏览(国医在线:http://www.guoyi163.com),文章地址:http://www.tcm166.com/lunwen/10733.html

资源共享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友情链接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百度新闻源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