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国医移动版
国医首页|资讯|云南|学习|图片|医疗|养生|药膳|中药|方剂|传承|针灸|推拿|临床|经典|科研|企业|文化|特色疗法|民族医药|社区|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国医在线 > 国医资讯 > 深度报道 >

中医教育新思考——不能培养“书本中医”(2)

2014-08-01|来源:人民网|编辑:张小贝|阅读:

  用中华文化“固本培元”

  ●中医学生只有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洗礼,才能成为真中医、大中医。防止中医西化,根本在于确立中医思维

  加拿大学者胡碧玲在中国学习中医20多年。胡碧玲是在西方教育制度下成长的,在中国的院校里获得了博士学位,然而,她从自己学习中医的经验中感悟到:中医应该有自己的教育方式,而不应照搬西方的教育体系。

  不少中医药大学毕业生感觉没学会看病,不敢去给病人把脉,只好当了医药代表。有人甚至把中医药大学戏称为“医药代表大学”。西化的中医教育,培养不出会看病的中医,他们最终成了“中医的掘墓人”。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曾在国外留学工作10年。他说,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学者发明了一套既符合中医经典理论、又能研究中医疗效的统计分析方法。如果我国中医研究再不坚守祖先的宝贵经典,不围绕中医临床自身特色,一味照搬西医的临床研究,很可能被西方学者甩在后面,甚至导致中医药研究要向西方取经。

  徐安龙认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传承创新”,应该是“更加经典、更加现代”。更加经典,是回归经典的本源,发掘传承,培养真正的中医药人才,使中医药文化经典植根于师生的思想,传承中医的哲学观点,建立中医的思维模式。更加现代,是勇于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不能墨守成规、固步自封,要借助现代科技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周然说,“一把草药一根针”的时代已经过去,新一代中医肩负的使命是让中医在当今世界科技进步的洪流中“长袖善舞”。

  高建忠说,中医院校培养的中医学生是否合格,从专业角度分析,主要看学生是否学到了中医思维。评判一名医生是不是中医,也主要看其是否用中医思维诊疗疾病。防止中医西化,最根本的问题是确立中医思维。

  周然说,中医院校培养不出真中医,从根本上讲是教育目的出了问题。中医院校一直充当着“代工”的角色,长期在按西医主导的医疗服务模式培养学生,这些学生毕业后又按西医规定的临床科研套路从事工作。在这样的导向下,其结果只会是中医西化,离国家发展中医教育事业的初衷越来越远。所以,办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是中医院校需要认真反思的问题。

  从2010年到2012年,山西中医学院在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三个临床专业陆续开设教改实验班。2013年,在实验班的基础上组建了傅山学院。明末清初山西名医傅山,既是中医大家,又是文化大师。周然说,傅山学院作为教学改革试验田,就是希望学生以傅山为镜鉴,用中华文化、中医文化和三晋文化“固本培元”。中医院校要为中医事业培养新一代铁杆中医人才。中医人只有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洗礼,才能成为真中医、大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