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国医移动版
国医首页|资讯|云南|学习|图片|医疗|养生|药膳|中药|方剂|传承|针灸|推拿|临床|经典|科研|企业|文化|特色疗法|民族医药|社区|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国医在线 > 云南中医药 > 人物专访 >

《微健康》杂志专访云南省卫生厅副厅长郑进——中医药立法 造福天下苍生

2014-04-21|来源:《微健康》杂志|编辑:张小贝|阅读:

《微健康》杂志专访云南省卫生厅副厅长郑进——中医药立法 造福天下苍生

云南省卫生厅副厅长,云南省中医管理局局长郑进教授

  云南省卫生厅副厅长,云南省中医管理局局长,云南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西医结合医院坐诊医生,既是行政领导,又是教授、医生,郑进在几个身份中自如转换、乐在其中。“我首先是医生,行政领导只是一阵子,医生是一辈子的,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是一辈子的。”郑进说他现在每周六都会挤出半天时间免费义诊,每次限号30个,实际上常常要加号到40人。

  近年来,大众对中医药的需求日渐升温,今年两会热议中医药改革,明确今年将制定中医药法,郑进近日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详细阐述了立法对于中医发展的重大意义。

  郑进还透露,从今年开始,省级财政对中医的投入力度非常大:中医专科建设投入2500万,综合投入从中央到省级财政投入已经过亿,这在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

  微健康:今年两会热议中医药改革,明确今年将制定中医药法,这对确保中医药在国内外的地位具有何种意义?

  郑进:中医药立法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已经进入规划阶段,这对中医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信息。立法进程这些年,云南在全国率先做了很多前期开创性工作。早在1995年,云南颁布了《云南省发展中医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发展中医药的地方性法规,对全国的中医药立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也是云南中医药工作的一个亮点。

  说到意义,首先是进一步贯彻了中西医并重的方针。从中西医的产生、发展和背景来看,中西医有很大差别,但现行有关中医的法律法规政策,都是针对医药卫生的共性,没有充分考虑中医自身特色,参照的是西医模式,比如在人才培养方面,延用的是前苏联模式:先进行最基础的理论培训,再逐步接触临床,违背了中医的人才培养规律。中医强调的是: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虽然西医也重视临床,但是放在后期。中医是通过不断的临床和理论结合,使人产生更高境界的悟性,这种悟性的得来,是培养模式的不同形成的。另外,包括像专业资格的认证、中医药的管理方式也是西医的模式,很难体现中医特色和自身发展规律。所以立法对中西医能够保持同等地位,在中国能够合法并存,意义重大。

  第二,加快立法是深化医改,建立中国特色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一个迫切需求。中国不可能走西方那种高投入高福利的道路,建立中国式医改模式意义重大。过去,我们医改走了弯路,把医院一味推向市场,所以公立医院很大责任是要找钱来养活自己,中医医疗机构则受到了极大损伤,因为中医不赚钱。我举个例子,一个骨折病人,过去通过复位,外上个小夹板,再外用点中药就解决了,成本很低。现在,动辄开刀、装钢板,康复时间长,费用高。我曾经去文山一个很偏远的地方调研,老百姓骨折,就找当地一个草医,草医每次只收一个病人,他采用的是过去中医非常常见和传统的方法,而且收费是随心功德。我去时,一位病人正好出院,因为不想动手术,就找这个医生,给了一千块钱,病治好了。如果在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投入机制方面、价格形成方面得到一些明确和保障,中医发展会走上一个良性循环的道路。李克强总理最近也在说,没有中医的参与中国医改就是不完全医改,但是必须有法律的支撑来作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