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国医移动版
国医首页|资讯|云南|学习|图片|医疗|养生|药膳|中药|方剂|传承|针灸|推拿|临床|经典|科研|企业|文化|特色疗法|民族医药|社区|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国医在线 > 云南中医药 > 人物专访 >

专访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第二代“吴附子”——吴生元

2014-04-21|来源:中国中医药报|编辑:高燕仙|阅读:

  “我们相信中医,相信这里的老医生,所以有病总是到这里来看。”春城昆明,每周二、周四的下午和周六的上午,年近八旬的吴生元都会准时来到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名医馆,为那些等候多时的病人精心诊治。和他一样,有十几位云南名老中医都在这里出诊,“为人民服务,也为中医振名”是他们共同的“中医梦”。作为云南老中医的重要代表,每每患者及其家属谈及吴生元,莫不交口称赞,无不为他的高尚医德、精湛医术所折服。

  子承父业 世誉“第二代吴附子

  吴生元的父亲吴佩衡,是上世纪云南四大名医之一,是中医扶阳学派的重要传人之一,也是著名的中医教育家。其对附子的应用具有惊世骇俗特点,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中医界有 “吴附子”的美誉。在父亲的启蒙教导下,吴生元从小就诵读了《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濒湖脉学》《医学从众录》等中医入门书籍,更觉对中医兴致有加。13岁时,吴生元因“肠伤寒”受尽折磨,甚至一度危在旦夕。危急时刻,是他的父亲吴佩衡用中医中药挽救了吴生元年少的生命,此事对年幼的吴生元影响深远。“我出身中医家庭,父亲吴佩衡是著名中医学家,叔叔、兄长及嫂子都跟随我父亲行医,全家人无论得了什么病,都是父亲用中医治疗好的。我从小生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耳濡目染,对中医渐渐有些熟知或了解。那次肠伤寒痊愈后,我对父亲的敬仰更进一步,对中医治病更是深信不疑,自此立志从医,想当一名像父亲一样的好医生。”

  1955年吴生元高中毕业时,由于当时全国尚无中医本科大专院校,他的父亲也较开明地支持他攻读云南大学医学院(现已更名为昆明医科大学),从中医启蒙教育转到系统接受5年现代医学教育。1960年大学毕业时,云南中医学院成立,也正好遇上国家贯彻西医学习中医政策,吴生元被选派为吴佩衡的学术继承人,跟随父亲系统研习中医。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刻苦学习,深入领会父辈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随后,又在云南中医学院系统学习中医3年,博览古今医典,勤采众家之长。

  在当时,既接受系统西医专业教育,又较全面地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并有名家指点的人确实少有。独特的教育经历,让吴生元打下了扎实的中西医理论根基,在临床诊治中,他主张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辨证运用这两种理论方法,以病证结合的诊疗思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吴氏学术思想渊源《黄帝内经》,重视人体阳气的理论,以《伤寒论》三阴寒化证温阳扶正思想立本,传承、发扬了郑钦安、吴佩衡扶阳学说之精华。扶阳学说重视阳气在人体的重要作用,认为阳气乃人身立命之本,立法论治首重扶阳,善用、广用、专用、重用附子力挽沉疴,对许多危急重症及疑难病症的处理有较为丰富的临证经验。

  “随父临证多年,在他的教诲下,我逐渐熟悉并掌握了吴氏临床应用附子的经验和规律。”吴生元在总结前辈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参阅了有关研究文献,撰写并发表了《附子的药理及临床应用问题》的文章,从理论到实践归纳整理了吴氏应用附子的经验和优势特色,为中医扶阳学说的探讨补充了理性和感性的认识,并传承给了自己的学生及学术继承人。

  吴生元擅长诊治风湿病、脾胃病、老年病等内科疑难杂症。他曾治一65岁老年妇女,住院诊断为“支气管肺炎”急症发作,施以针药数日未效,体温39.5℃~40℃,晨轻暮重,咳嗽频作,咯痰黏稠黄白相兼,口干但不思饮,仅饮热烫开水一两口,身重恶寒,辗转呻吟。当时诊视,面颧带赤,舌质边夹赤而少津,舌苔白腻而燥,脉轻举浮紧、重按则空。根据多年经验,吴生元判断为寒入少阴而致阴盛格阳之证,宜舍去假热之表象,抓住寒盛格阳之本质。遂拟方白通猪胆汁汤合二陈汤方1剂。当晚初服,体温仍高居不下,病者家属及当班医生均有惊疑,吴老嘱之每隔1小时再煎服此方1次,连服2次,之后患者自觉心中烦热有减,已能熟寐2小时,至次日清晨体温已降至38℃,恶寒身痛随减,已能稍进稀粥。次日再煎服1剂,第三日复诊,体温已降至37.2℃,病情大减,咯痰顺畅,继以四逆二陈麻辛汤连服3剂,病愈出院。

  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吴生元结合现代医学及实验方法学,开展基于继承父辈中医学理论及实证经验的研究,研制了“风寒感冒冲剂”“风热感冒冲剂”“蠲痹颗粒”“痛风消颗粒”“痛风清洗剂”,特别是“蠲痹颗粒”“痛风消颗粒”“痛风清洗剂”,获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制作成为云南省中医医院院内制剂,在云南省中医医疗集团90余家单位内广泛使用8年余,疗效显著,倍受广大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欢迎。

  在临床实践中,他重视中医理论的灵活运用,又强调从实际出发,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遵行“理论—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以提升自身学术理论与临床诊治水平。从医50多年来,吴生元每周坚持3次门诊,患者络绎不绝。他的患者大部分来自云南地市州县,以及四川、重庆、贵州及广西等周边省市,由于吴生元声名远播,他的患者中也不乏不远万里来自泰国、越南、缅甸、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以及美国等地。他每周坚持到病房查房,退休后也一直担任云南省中医医院风湿病科学术顾问,积极指导风湿病科医护人员开展临床工作,使该科风湿病的中医药诊疗达到国内同专业先进及省内领先水平,显著提高了该科室社会知名度及学术影响力。另外,吴生元每年还承担大量院外临床会诊工作,主要来自省级综合医院及部分基层医疗单位。同时,他还承担一些为外省市的患者远程会诊工作。吴生元擅用四逆辈及桂枝汤类方,诊治风湿病、脾胃病、老年病、咳嗽等疾病疗效显著,尤其对阳虚阴寒证的诊治有自己独到的经验,擅于在临床中应用附子,并在中医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世誉“第二代吴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