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网站地图|RSS订阅|学会工作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国医手机版
国医首页|资讯|云南|学习|图片|医疗|养生|药膳|中药|方剂|传承|针灸|推拿|临床|经典|科研|企业|文化|特色疗法|民族医药|社区| 更多
学习中医 中医入门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舌诊 辨证论治 中医名词 中医方剂 经络腧穴 经典研习 内科 妇科 儿科
您现在的位置:国医在线 > 古籍经典 > 古籍博览 > 内经知要 >

《内经知要》脉诊篇(2)

中医学习|2010-05-05|来源:|中医网

    《灵枢•根结》篇曰: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脏之精,不应数者,名曰狂生【营者,运也。人之经脉营运于身者,一日一夜凡五十周,以运五脏之精。凡周身上下、前后左右计二十七脉,共长十六丈二尺。人之宗气积于胸中,主呼吸而行经络,一呼气行三寸,一吸气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以一息六寸推之,则一昼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通计五十周于身,脉八百一十丈,其有太过不及,则不应此数矣。狂生者,妄生也,其生未可保也】。所谓五十营者,五脏皆受气。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营者,五脏所受之气。持寸口而数其至数,则虚实可考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以为常也,以知五脏之期【当作气】。予之短期者,乍数乍疏也【以为常者,经常之脉也,可因以知五脏之气也。若乍数乍疏,则阴阳乖乱,死期近矣。短者,近也】。

    《三部九候论》曰: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此言七诊之法也。独者,谓于三部九候之中,以其独异于诸部者,而推其病之所在也】。

    《方盛衰论》曰:形气有余,脉气不足,死;脉气有余,形气不足,生【此言脉重于形气也。形气有余,外貌无恙也。脉气不足,五内已伤也,故死。若形虽衰而脉未败,根本犹存,尚可活也。故《三部九候论》曰: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盖脱则大肉去尽,较之不足,殆有甚焉。脾主肌肉,肉脱者脾绝,决无生理】。

    《脉要精微论》曰:持脉有道,虚静为保【虚者,心空而无杂想也。静者,身静而不喧动也。保而不失,此持脉之道也】。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春阳虽动,而未全彰,故如鱼之游在波也】;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夏气畅达,万物皆备而无亏欠也。泛泛,盛满之貌】;秋日下肤,蛰虫将去【秋金清肃,盛者渐敛,如蛰虫之将去而未去也】;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冬令闭藏,沉伏在骨,如蛰畏寒,深居密处。君子法天时而居室,退藏于密也】。故曰:知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此六者,持脉之大法【内言脏气,脏象有位,故可按而纪也。外言经气,经脉有序,故可终而始也。明此四时内外六法,则病之表里阴阳,皆可灼然明辨,故为持脉之大法】。

【责任编辑:admin】 本篇文章《内经知要》脉诊篇(2)国医在线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更多相关资讯浏览(国医在线:http://www.guoyi163.com),文章地址:http://www.tcm166.com/content/9034.html

资源共享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友情链接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百度新闻源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