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在线讯 中药材是泸西生物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以来,泸西县通过深入调研,科学谋划,落实发展规划,及时调整产业结构,结合实际,采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项目投资和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开拓创新力度、加大质量品牌建设力度、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不断创新发展模式,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合作社”等模式,促进传统生物产业向现代生物产业转型,实现生物产业工业化,推进泸西县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提升中药材资源开发利用率。泸西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在生物资源产业开发创新工作中,泸西县委、县人民政府在深入考察论证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当地优势灯盏花、三七、草乌、重楼、银杏、半夏、金银花重楼、板蓝根等生物药业进行打造,初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云药”、“红药”、“泸药”品牌,促进了泸西县生物药业蓬勃发展。
2015年,该县发展中药材种植7.25万亩/次,实现产值12.49亿元;其中,种植灯盏花1.8万亩(次),实现产值54000万元;种植三七3.61万亩,实现产值61387万元;种植草乌0.15万亩,实现产值1200万元;种植重楼0.057万亩,实现产值30万元;种植银杏1.6万亩,实现产值7124万元;种植石斛0.036万亩,实现产值1155万元。“十二五”期间,泸西县累计发展中药材种植28.07万亩,实现产值48.51亿元。(通讯员:侯铖勋/泸西县卫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