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国医移动版
国医首页|资讯|云南|学习|图片|医疗|养生|药膳|中药|方剂|传承|针灸|推拿|临床|经典|科研|企业|文化|特色疗法|民族医药|社区|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国医在线 > 云南中医药 > 良医专栏 > 李伯藩 >

大医话精诚 杏林写丹心——记甘于奉献、不图名利的老中医李伯藩

2014-04-27|来源:国医在线整理|编辑:张小贝|阅读:

  有一种力量,始终支撑着他不图名,不图利,精益求精为病患解除痛苦,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真谛。1984年,当他站在党旗下举起右手时,他就决心把一切献给黎民百姓,救济苍生,献给他酷爱的中医事业。

  医者仁心,悬壶济世。一位年迈的老中医,一个狭小的院子,一间普通的小诊室,成为了使众多病患者摆脱病魔、重新过上健康幸福新生活的“人间仙境”。

  他仁心济世、大医精诚,被老百姓称为“鸡足灵山下的‘活菩萨’”。

  他,就是共产党员,宾川县中医院首任院长、著名的老中医李伯藩

  望——“苍生大医”志高远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行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

  对于“好医生”的标准,早在一千多年前,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就给出了答案。所谓行大医者以解决众生疾苦为大,然而只有具备精诚者,可承大医之名。“精”于高超的医术,“诚”于高尚的品德。

  当今,医术高超的医务工作者不乏其人,医德高尚的医技人员也不计其数,但两者兼备的医生却是凤毛麟角。

  而宾川的李伯藩做到了!

  一天天,一年年,他用泥土般朴素的作风,精湛的医术,将千千万万个病患者从病痛的海洋中解救出来、从死亡的边缘挽救回来,但他却不求任何回报,他说,病人康复后幸福的笑容,就是给医者至高的褒奖!

  为生命保驾,为健康护航。在人们感叹看病难看病贵的今天,李伯藩以一个个“小处方”让“医生”二字回归本位,赢得了百姓的口碑。他每天义诊10多个小时——所谓义诊就是只诊病开处方不收费。美国、新加坡、缅甸等国家的各类病人通过电话义诊的数不胜数,国内求助电话义诊的病人遍及大江南北。

  让我们来看一组数字吧,李老医生每天诊疗120多人次,每月诊疗3600多人次,每年诊疗43200多人次,从2006年6月29日退休算起,截止目前,他已为三十四万多患有癌症及慢性肾功能病、胆石症、泌尿性病等诸多常见病的病人排忧解患!即使按普通乡村医生开一张处方9元钱的基本诊疗费计算,也有300多万元的收入。据不完全统计,李伯藩累计诊疗病人200余万人次……

  没有去过李伯藩家的人,也许会猜想,这样一位名医一定腰缠万贯、身居豪宅了,而谁又想到,我们的李伯藩老医生,至今一家五口的居住面积还不足一百平米!

  1996年以前,李伯藩一家住的是五十年代建盖的三间低矮的小平房。在那个小院子里,年迈的双亲和他一起生活,晚年的父亲双目失明,母亲瘫痪在床,李伯藩不但承受着超负荷的工作,还默默地承受着沉重的家庭负担。于忠于孝,他都做到了尽心尽力。

  1996年,县中医院集资建盖的两幢住宅楼竣工了,德高望重的李伯藩可以优先认房,但他却选择了光线差、通风最不好的一楼。许多人都非常不理解,李伯藩却只是淡淡地说:“住楼上,病人找我看病不方便,老人和重病号上楼都困难。”他念念不忘的是病人啊!

  “我们当医生,不能为了钱。你们身体康复并且过上了好的生活,就等于是送给我黄金了。”每当有康复者激动地找到他,一定要拿一点钱财酬谢他时,他坚决不收,同时还如亲人一般,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关注他们的家庭生活。

  “伯藩,要记住,当医生要以治病救人为主,不能为了钱。对穷人要多关心一点,对他们态度要更好一点。”父亲李子宽这位名老中医生命中最后的遗言,成为了李伯藩一生的座右铭。他决心把一切献给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如今,古稀之年的李伯藩,越发觉得晚年时光的珍贵,他倍加珍惜每一天的工作时间,工作量丝毫不减退休之前,他想在有限的生命里治疗更多的病人,恨不得一天当十天用。

  他的身体与身心,越来越与他终生挚爱的中医药事业,与他的病人拉得很近,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