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医药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医论文 > 民族医药论文 >

诸国本:民族医药与地域文化(4)

2014-06-07 21:19 来源:www.guoyi163.com 发布人:岐黄 浏览:

  (二) 哲学和宗教

  民族医药和中医一样,具有丰富的哲学思维和人文内涵。“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勿违天和”,“利用草药”,是各民族医药的共识。藏医学以“五源学说”为指导思想,认为土、水、风、火、空是五大物质基础,也是器世(物质世界)、情世(人和一切生物)之所以产生的五大根源。维吾尔医学是在新疆维吾尔民族固有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中医及古希腊--阿拉伯医学精华,长期与疾病作斗争而逐步形成的民族医药学。维吾尔医学在理论上以四大物质(火、气、水、土)学说为理论核心,以气质学说为指导思想,以体液、力、素质及器官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特点,形成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参见《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吾尔医学卷》,第1页)。傣医学基本理论的核心是“四塔五蕴”。“四塔”就是佛教的“四大”,即“地、水、火、风”。“五蕴”或“五阴”是“色、识、受、想、行”。“四塔五蕴”是佛教和傣医学认知自然和人体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阐释人体生理病理指导临床实践的基本理论。壮医学以阴阳为本,天地人三气同步、脏腑骨肉气血三道(气道、谷道、水道)、两路(龙路、火路)和“巧坞”(脑)主神理论。

  不少历史上没有文字的民族,在近几十年来民族医药发掘整理过程中都总结提炼了自己的理论。这是学术发展的必然。但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处。因为有一种主导性的观点认为,要独立成为一种民族医学,必须要有理论。没有理论,只能称为零星的医药经验,不成其为医学。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当前的一个严肃的理论任务,是对过去总结的那些民族医药“理论”作一次“回头看”的梳理和研究,剔除那些虚假的有意“理论化”的成分,去掉那些被好心好意套上去的西医观念和中医观念。理论是从经验中搓出来捆绑经验的绳子。理论和经验隔了薄薄的一层纸。把“理论”神圣化是套在民族医药头上的一根绳索。我们一直主张发掘整理民族医药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有则有之,无则无之;多则多之,少则少之;不轻易否定,不随意拔高。有人在总结巴马的长寿经验时,发现当地瑶族壮族人民爱吃火麻仁制品及其油类,于是火麻仁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就是长寿理论,而忽视了巴马人民整体的生活理念和生存经验,就是一个貌似“科学”误入歧途的典型例子。

  我国55个少数民族,信仰各种宗教的人口占一半以上。这些宗教可分三种宗教类型:一是世界性宗教,包括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二是中国道教;三是原始宗教(或多神信仰)。

  藏传佛教大致分布语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门巴族、羌族、普米族。南传上座部佛教主要分布于傣族、阿昌族、德昂族、布朗族、佤族。

  我国有十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他们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

  贵州、云南等地的傈僳族、怒族、独龙族、苗族、布依族、彝族、哈尼族、白族、佤族、拉祜族、景颇族、京族和东北的朝鲜族等民族中有部分群众信仰天主教或基督教。俄罗斯族主要信仰东正教。蒙古族、鄂温克族也有人信仰东正教的。

  道教信仰主要在汉族地区,南方的若干少数民族如壮族、布依族、土家族、侗族、黎族、苗族、毛南族中也有部分人信仰道教的。

  原始宗教分两种,一种是萨满教,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和满族。另一种可以称为“多神崇拜”或“巫术宗教”,他们相信万物有灵,对祖先、图腾、太阳、月亮、高山、大树、怪兽、白石,一一崇拜。信仰者主要有独龙族、基诺族、黎族、佤族等20个少数民族。(参见金炳镐、龚学增著:《民族理论 民族政策 学习纲要》,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39-41页)。

  各个民族信仰宗教的程度很不一样。藏传佛教的信仰者、伊斯兰教的信仰者和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的信仰者往往达到笃信的程度,而道教信仰和多神信仰有时仅仅表现为一种习俗和一时之需。

  宗教信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方面,也是民族医药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不了解这个民族的宗教信仰,很难理解该民族人民的自然观、人生观和疾病观,也难以理解其民族医药理论。如果简单地把宗教信仰和“医学科学”对立起来,甚至把它当做科学和迷信的对立,那就从根本上否定民族医药。民族医药中确实存在某些医巫不分的内容。我们只能用历史主义的观点和分析包容的态度去认识真对待。在一般语境下,通常采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但要警惕这个原则在近几十年的政治生活中,是一条饱含惨痛教训的“政治标准”。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精华”未必是精华,“糟粕”未必是糟粕。民族文化是民族人民的心爱。尊重是应有的态度,保护是大家的责任。扬弃是本民族自己的事情,不宜越俎代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