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获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国医在线 > 国医专题 > 第五届兰茂论坛 > 优秀获奖论文 >

帕金森病的中医理论分析(2)

2018-08-16 13:54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高燕仙 浏览:

  3.震颤或拘挛不必然是肝的属症 《气交变大论篇》说“岁土不及,风乃大行,……民病飧泄霍乱,体重腹痛,筋骨繇复,肌肉瞤酸”,是土气化力不及而肝气通泄妄动。《五常政大论》说“委和之纪,是谓胜生,生气不政,化气乃扬,……其动緛戾拘缓,其发惊骇,……其病摇动注恐,从金化也”,这是肝气不足以通气行津,土气壅滞而拘挛瘛瘲,及金气之过于降敛,更加抑制肝气生发;“阳明司天,燥气下临,……胁痛目赤,掉振鼓栗,筋痿不能久立”,这是金气肃降而致肝气抑郁,筋脉无气血以至。《六元正纪大论》“凡此太阴司天之政,……痞逆,寒厥拘急”,“初之气,民病血溢,筋络拘强,关节不利,身重筋萎”,不论土气太过以至于“商品过剩”还是不及以至于“材料堆积”,凡物质的不流通不转化均为浊阴壅滞,必阻碍肝气的疏通;《至真要大论》说“厥阴在泉,客胜则大关节不利,内为痉强拘瘈,外为不便;主胜则筋骨繇并,腰腹时痛”此为与太阳寒水争胜,风盛则燥,水弱则干,故病,反之则寒凝肝郁……经论中凡是直论肝的往往都没有拘挛震颤、活动不利的见症,反倒是脾土的问题屡见,并有金气太盛,需用辛温发散以温化湿气、抑制收敛的理路在。核诸帕金森病的另几个特点如“动作迟缓”、“肌肉强直”以及自主神经症状等似乎更加容易使我们找到该病的病理变化所在。

  肝是维持身体的生发、固摄、传递功能的总称,故其造字字形从“干”,作干犯、防卫、支撑之义[6],它的太过会导致此功能的加强而出现后力不继,消耗脾土使之衰弱,称之为“克土”,《辅行诀》以肝的补味“辛”泻土正以此;若它不及则此功能衰弱而凡是需要依靠传递的能力将不足,“道路”将为湿土阻塞,多见不能通畅开达舒发的症状。而金盛则肝弱,金性收敛,更加抑制肝气生发,故动摇冲突之症起,正以象气之色厉内荏也。

  脾土是不断产生满足身体运转的能量的功能总称,是“工厂和农田”,故字形从“卑”,取卑贱、驱使之义[7],是古代对劳动者的贱称。它的不及,会导致肝气的无节制,好比无后勤的军队只能打家劫舍一样。所以说“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若土虚而夹湿食等,乃至因气弱而不通,形成郁热,李东垣称为“阴火”,就要用甘苦以补中气去郁热,如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之类。脾土不足,浊阴内盛而肝气不能疏布清窍,表现为头痛、眩晕、振摇等,则必须辛甘同用才能治愈,如苓桂术甘汤、真武汤之类;若凝结为痰,则辛苦除痞,甚至大黄芒硝涌泻之类除之。所以,对于风动之象,郁热则通解清热,浊阴则温化排泄,不足则补土缓急,无所谓熄或镇,不可以结果的象性描述代替治疗机理的阐发。

  像帕金森病的震颤还有一个特点是静止及休息时出现或加重,随意运动时减轻或消失;紧张时加重,入睡后消失;强力意志抑制可控制,过后反而加重。从魂神意魄志的角度来看,魂主主观意识,魄主感官系统,本病的发作恰恰是在阴阳转换的枢纽处,即要么金行主导时,要么肝行“失代偿”时,而在完全的进入阴或阳的状态后则症状缓解或消失,正所谓“金木者,生成之终始也”。可见其病机在于这对矛盾及相应的病理产物,以及中时段出现的导致此矛盾发作的因素,比如体质和身体使用模式等,结合地域、环境、职业、饮食等因素,对何以虚,何以生风当具体分析,深究其内因及演变过程,而不宜先验的固化认知。

  4.虚-风从何而来 西医研究发现在PD发病区域的黑质致密部颜色较正常人浅,细胞数量也更少[1][8]。这和中医认为的肾主黑色相关,是不是有可能是肾气不藏的一种表现呢?现代人生活模式导致“头身分离”,即头脑使用多而躯干使用少,故头之代谢往往过盛,躯体反易滞易虚,故头脑之病尤易发作(包括生活方式昼夜阴阳节律颠倒,动静失当,寒热不节),并使其它部位产生相对的代谢不足或壅滞。如果脑部活动过多,或者某些因素导致身体中水饮痰湿阻碍气血运行而使升降失调,阳气不得降,阴气不得升,那么上焦郁滞久,则必使上焦所属器官内细胞“潜藏”能量的功能失灵,导致分泌物质的质量及水平下降,同时并发新陈代谢的有序循环下降。这在中医理论当中就是一种“肾虚”,即气血不得藏蓄的状态,是心肾功能关于分配的失调,它和因为消耗而失蓄的“虚”有本质的不同,前者为功能异常延及能量物质的分配转化;后者为外因导致既有藏蓄物质被消耗,故起病有快慢,发病有前提限制。《藏气法时论》和《辅行诀》对“肾不藏”的治疗,即通过苦味药收藏气血的功能来达到调节藏蓄的目的,朱丹溪将黄柏解为补肾虚就是此意。另一方面,虽然头脑火行胜郁于上,但躯体久坐久卧,气机呆钝,阳气反而收敛,即为肾气过藏,外无阳以化阴,肝气生化无源、升发抑制,浊阴停滞,所以说“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也是用辛温助肝阳来打破闭藏,并用甘味支持肝木,并克泻肾气的闭藏,如四逆汤之治。而虚于不藏,实于心火,滞于痰饮,上热下寒,“阴阳不能顺接”等虚实夹杂、阴阳互厥的病机就比较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诸种“风症”的由来,则诸如封髓丹、附子泻心汤、《辅行诀》大泻心汤、乌梅丸、柴胡龙骨牡蛎汤之类当能大展所长。这些情况若一味用甘酸补益或甘咸寒方药的话,将难以触及病理产物导致的升降失调及虚实不匀,也难以扭转虚实之所由,出入之所滞,仅仅靠补充是不能使体内进入五行的循环更替及重组织代谢进程的。

  结语 总之,金木关系是关于升降出入机制的矛盾,体现的是能量代谢“路径畅通”“开关得当”与否;心肾关系是关于气血分配的量的矛盾,体现的是能量代谢聚集的位-势因素,二者在不同层次和深度上控制着疾病的发作与发展。土则决定着能量的质量和总量水平,以及“材料堆积”“废物多少”,又不同程度参与到以上两对矛盾中,这些都可以为我们分析疾病提供一个整体变化的框架。可见,如果放弃中医思维方式,那么中西医的成果就只是些散在的知识点,而不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比如:西医认为多巴胺(DA)和乙酰胆碱(Ahc)这一对递质在纹状体中起主导作用并处于动态平衡,疾病使得平衡打破,此时予DA的前体左旋多巴以补偿脑内减少的DA,或给予抗Ahc的药物以抑制Ahc的兴奋,达到这对递质的再平衡,则可缓解本病症状[8]。但人体作为一个整体,有机系统网络互相联结、互相影响,分泌器官作为一个终端节点而存在,即便用替代的疗法可以暂时弥补终端分泌物造成的问题,但终端之前、分泌物前体之前,仍然有一个完整的网络存在,替代物在弥补终端缺失后,将逆行性的使得各种前体及各极节点缺乏“需求”而退化,逐渐影响到它们在网络中联结的其它部分,这样一来,需要靠外源性补充的物质将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以致于超过目前的认识范围,因而本病的病理过程只会渐进而不会被截断。从中医理论来分析,男性体阴而用阳,女性体阳而用阴,所以男性在PD发病中是否更易出现行动迟缓的症状,而女性是否更易出现震颤的症状?这如果能够被流行病学证实,那么也将进一步加深中医理论对中西医知识的整合作用,开辟出新的解决路径。所以,分泌不足不能认为就是虚证,虚弱的症状也未必是起于虚弱的原因。中医治疗一是要掌握当代人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在PD发病上的特点,而不是简单地去抓住历史上对本病的一些类似症候的认知与治疗;二是要清楚的掌握五行整体之间的关系及转化因素和条件,方能理解虚实,追踪虚实,兼顾虚实,从而让病理认知始于象而不囿于象,善用辨证而不死于辨证。

  参考文献

  [l]丹尼斯•L.凯斯珀,等.哈里森内科学:神经系统分册(第19版).王拥军,主译.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6:169,171,170

  [2]王永炎,鲁兆麟.中医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32,627-633

  [3]仝小林.维新医集:仝小林中医新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76-83

  [4]蒋弢,赵志伟.自拟石淋饮治疗无症状型石淋45例临床观察.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6):99

  [5]蒋弢,张明程.中医脚气病的现代临床意义探析.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2):642

  [6]白川静.常用字解.苏冰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50

  [7]徐中舒,等.汉语大字典.成都、武汉: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5:63

  [8]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第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860,2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