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医论文 > 针灸推拿 >

管氏经络辨证理论探析(3)

2014-01-13 14:32 来源:国医在线整理 发布人:岐黄 浏览:

  2.2 奇经理论在药物治疗方面的临床意义

  导师对于奇经疾病在治疗上的处方遣药,主要是应用它所统辖的某些作用相近经脉的方药。如导师分析善补任督二脉亏损的龟鹿二仙胶(鹿角、龟板、人参、枸杞,熬成胶,酒化服。鹿得天地之阳气最全,善通督脉,龟得天地之阴气最多,善通任脉。人参补气益阳,枸杞滋阴填精,故善补任、督脉),其主治范围,多属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脾肺两虚之证。如病后虚弱,淋漓漏下,阳萎,遗精,早泄,带下,胎漏,小产等症。从药物归经上看,鹿角入肾、肝,龟板入肾、肝,人参入脾、肺,枸杞入肾、肝,该方体现了任督两脉对肝、肾、脾、肺的密切联系和统率关系。药物对奇经疾病的治疗也存在着相对的特异性,历代不少医家也注意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如《得配本草》记载有入奇经的药物:巴戟入冲脉,鳖甲行冲脉,龟板通任脉,川断、龙骨治带脉为病,白果通督脉,虎骨入阴阳二跷,桂枝走阳维等等。因此对药物归奇经的研究,是很有临床价值的,它不仅补充完善奇经理论,充实经络学说内容,同时也论证了奇经理论在药物治疗方面的临床指导意义。奇经理论在药物运用和指导临床实践方面有很广阔的研究前途,它使我们在辨证论治的原则下,开阔了治疗视野,使药物处方的治疗范围在有原则遵循的前提下,不断有所补充和扩大。进一步挖掘整理奇经理论,和在此基础上对药物处方深入研究,这对丰富和发展祖国医学理论,将大有裨益。

  2.3 奇经理论在针灸疗法方面的临床意义

  针灸疗法在指导理论和辨证方法上,与药物治疗相同,但在治疗方法的具体实施上,又与药物治疗各异。针灸疗法的基础在穴位,穴位处方的是否得当,关系着针灸疗效的优劣。如奇经八脉中,任督二脉分布有它本脉所属的穴位,但是任督二脉所主治的范围,又包括了任督二脉所统属的那些经络的合并病症,因此也就扩大了穴位适应证的范围。例如督脉中的哑门穴有治哑作用,但在古代文献所载的督脉病候中并没有哑病的记载,在阳维脉的病候中却列有“不能言”的病症,而哑门正是阳维与督脉的交会穴,这说明奇经理论是针灸疗法指导理论之一,它指出的某些配穴原则,在临床上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在具体的配穴处方的方法上,古代医家亦根据奇经理论做出了范例,如“八脉交会穴”:冲脉的病取公孙,阴维的病取内关,督脉的病取后溪,阳蹻的病取申脉,带脉的病取足临泣,阳维的病取外关,任脉的病取列缺,阴蹻的病取照海,这八脉交会穴是用十二经脉的腧穴来治疗奇经疾患的例子,同时指出了经脉的交会穴在针灸临床的重要意义。另外,还在此基础上,结合古代哲学的理论推衍出“灵龟八法”、“飞腾八法”――两种以八脉交会八穴为基础,按时开穴的配穴法。这两种配穴法的临床价值,已为长期医疗实践所证实。奇经理论在针灸临床上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是无可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