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医论文 > 针灸推拿 >

太冲穴的临床研究进展(7)

2014-01-05 16:41 来源:云南省中医药学会 发布人:岐黄 浏览:

  8.结论

  8.1针刺对太冲穴临床主治的研究较以往更加全面。对某些疑难杂证的治疗进行了尝试研究,扩大了太冲穴的治疗范围。如针刺太冲穴治疗中风后抑郁、术后伤口痛等填补了以往研究的空白;同时,将太冲穴的针刺手法、针刺方向也带入到研究中。

  8.2对太冲单穴应用方面的研究较少,较为肯定的疗效仍在于对古典腧穴理论的验证,如太冲穴疏肝解郁治疗神志病、清肝潜阳治疗高血压病等。

  8.3太冲穴的治疗机理则以经络脏腑理论中太冲穴与脑、肝经、肾经的关系为基础, 结合现代研究手段, 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阐明了太冲穴与以上脏器的相互联系及治疗作用机理;在免疫学、分子生物学、血液流变学、内分泌学、生物组织化学、影像医学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展,探索了针灸太冲穴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的功能以及血液成分等的调节效应和机理,为太冲穴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8.4通过对太冲穴临床研究的初步了解,为我们提供了经穴研究的新思路。今后的研究还应在继承发扬传统太冲穴治疗优势特色的基础上,随着生命科学和现代先进技术成果的应用,采取多方位探索、多学科交叉,加强现代科学方法论研究和防治疾病的临床干预效应和机理研究,建立全面系统的治疗机制和完善的理论体系;继承、验证并发展传统的太冲穴针灸理论;应用解剖学、组织化学技术、生理学技术、生物化学和免疫学技术、细胞生物学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影像学技术等,用现代最新试验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去研究、探索太冲穴对机体的调节作用和作用途径、作用规律和作用机制,将实验研究新成果和新发展应用于临床实践,切实提高针灸临床治疗效果,促进针灸学术思想和方法的进步,实现针灸医学的现代化、标准化和国际化。

  参考文献

  [1] 张兆蓬,王学员.针刺太冲穴治疗高血压病探讨,内蒙古中医药,2010,3:129-130.

  [2] 张芝兰.高血压病古今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2006,6:1-75.

  [3] 饶筱荣.太冲穴的临床运用,江西中医药1999,30(1):43.

  [4] 吴焕林,李晓庆,王侠.针刺太冲穴对65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的即时降压效应,中医杂志,2008,49(7):622-624.

  [5] 寇焰,何春辉,刘红旭,等.针刺太冲穴与含服心痛定急诊降压的对比研究[J].北京中医,1997,(6):40-41.

  【6】杨灿洪,陈嘉荣,等.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取穴规律的探讨,辽宁中医杂志.2012,39(10):2047-2049.

  [7] 崔韶志.针刺六阴经原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及血管内皮保护作用的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8] 王侠,吴焕林,李晓庆.针刺太冲穴对动态血压的降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7,39(11):21-22.

  [9] 汤飞雪,冯国湘,吴清明.针刺开“四关”加百会温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中ET和N0的影响[J].2004,l(24):1.

  [10] 赵东杰,范群丽.针刺对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3,23(3):165—167.

  [11] 王彩清.太冲穴对痛经的即时止痛作用剖析中国中医急症.2009,18(4):643-644.

  [12] 周贤华.太冲穴在临床急症中的应用,针灸临床杂志,1998,14(8):45-46

  [13] AILin,DAIJian- ping,ZHAOBai-xiao.Investigationofanalge-Sicmechanismofacupuncture: afMRIstud[J].Chin J MedImagingTechnol,2004,20(8):1197.

  [14] 李万瑶,小川秀道,吉田肇.经穴皮电在不同手术麻醉中的变化[J].中国针灸,2001,14(6):33.

  [15] 王葳,李坤成,单保慈等.针刺太冲穴的脑功能MRI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1):29-35.

  [16] 方继良等.针刺太冲穴得气及疼痛激发相对抗的脑功能网络效应fMRI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2,10(1):4-9.

  [17] 鲁娜,单保慈.同一经络上穴位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0,27(3):1916.

  [18] 刘华,单保慈,高殿帅,等.针刺太冲、合谷两穴位引起的小脑响应的差异:fMRI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22(8):1165.

  [19] 秦文熠.电针四关穴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肢体疼痛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16-28.

  [20] 袁佳,豆运香.针刺外劳宫、太冲穴对中风软瘫期患者的疗效观察[C]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广州,广东省针灸学会,2010:150-152.

  【21】 李芳梅,周启昌,黄荣高,等.针灸治疗中风后尿潴留举隅.四川中医,2009,27(6):21-122.

  【22】姜拯坤,雷俊,马骏,等.针刺风府、太冲穴治疗帕金森病.湖北中医杂志,2011,33(4):65.

  【23】刘德,马俊.电针对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神经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影响,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2):20-22

  【24】华兴邦.大鼠穴位图谱的研制.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1991,(1):1

  【25】马骏,王彦春,甘水咏.电针风府穴、太冲穴对PD大鼠黑质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湖北中医杂志2003,25(11):5-6

  【26】陈真悟(Falota).腹针与体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对比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3-47.

  【27】王连军.针刺治疗“肝郁气结型”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1-42.

  【28】艾诗奇,吴波.针刺太冲治疗脑卒中后丑时失眠烦躁[J].中国针灸,2009,29(7):546.

  【29】周明倩,宣丽华.针刺太冲透涌泉治疗失眠症19例[J]. 上海针灸杂志,2011,30(5):328.

  【30】杨运达.五脏调神针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3-69.

  【31】罗文政,张清仲,赖新生.解郁调神针刺法治疗失眠伴抑郁障碍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0,30(11):899 -903.

  【32】毛芝芳,郑利锋.龙胆泻肝汤结合针刺治疗肝郁型失眠43例[J].北京中医药,2009,28( 6):453.

  【33】胡仲波.针刺加背部走罐治疗失眠 48 例[J].World Journalof Acupuncture Moxibustion,2010,20(3):56-58.

  【34】 谢福利,高志嵩,孙宁,等.单纯发泡疗法治疗失眠215例江苏中医药2007,39(12):37-38

  【35】王秀芬,赵志国,倪爱华.电针完谷、太冲穴治疗抑郁症35例 陕西中医2007,28(6):723-725

  【36】 胥林波,陈晓莉,段俊国,等.针刺肝胆经原穴对眼多焦视网膜电图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22(2):150.

  【37】龚晓强,王梅花,苏永立,等.头针配合电针治疗顽固性呃逆54例[J].河南中医,2009,29(12):1218-1219.

  【38】刘兰花,蒋学美.针药结合治疗气滞型呃逆 68 例[J].新中医,2009,41(11):77

  【39】程枫,徐永宏,卢乐苗.针刺治疗腹部手术术后呃逆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1):698 -699.

  【40】薛炜翔.肝癌介入化疗后顽固性呃逆针刺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3):3061.

  【41】宋爱玲.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肝癌介入术后顽固性呃逆疗效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2009,28(10):708-709.

  【42】杨东红,相柏冬,车金录.针刺配合走罐治疗顽固性呃逆 40例[J].吉林中医药,2009,29(2):147-148.

  【43】吴芙蓉.小针刀加电针太冲、阳陵泉穴治疗肩周炎[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12):18-19.

  【44】樊若,李义,周学明.太冲穴治疗急性肩袖损伤[J].临床军医杂志,2009,37(5):795.

  【45】刘滨,王红梅,王凤艳.电针合局部封闭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8,28( 9):659 -661.

  【46】 朱俊岭.穴位注射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36 例.陕西中医,2011,32(6):728-729.

  【47】吴伟伟.针刺太冲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即时疗效的临床观察.福建中医学院,20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