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系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医论文 > 中医内系研究 >

和解法及其在皮肤病中的应用(3)

2014-01-14 15:13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岐黄 浏览:

  2.讨论

  “和解”一词,最早见于成无己《伤寒明理论·诸汤方论》:“伤寒邪在表者,必渍形以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外不内,半表半里,即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矣”。张秉成《成方便读·卷之二》:“和者,和其不和也;解者,解化之,使之不争而协其平者也。……病之不专在表,不专在里,不专于虚,不专于实,难任汗下补泻之药,而又总不离汗下补泻,虚实互为乘除者,悉类聚于此,为和解之剂。”又如程钟龄说:“伤寒在表者可汗,在里者可下,其在半表半里者,维有和之一法焉……。”戴北山说:“寒热并用之谓和,补泻合剂之谓和,表里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之谓和。”

  由此可见,和解法是运用寒凉、温热、辛散、补益等不同功效的药物配合使用,以达到疏通表里、和解寒热、调理脏腑从而调和阴阳气血等作用的治法。皮肤病虽发于肌肤表面,实则与脏腑、气血机能的失调密切相关,临证应根据具体病情辨证论治,和解法是一有效方法,但临床应用时应注意以下两点:①病邪在表,未入少阳,或邪已入里,或劳倦内伤,饮食失调,气血虚,脏腑虚极之寒热等,不宜用。②脾胃虚弱所致的脘腹痞满,恶心呕吐,腹泻等,不宜用。亦如《医学心悟》:“有清而和者,有温而和者,有消而和者,有补而和者,有燥而和者,有润而和者,有兼表而和者,有兼攻而和者,和之义则一,而和之法变化无穷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