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获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医专题 > 第七届兰茂论坛 > 优秀获奖论文 >

管氏耳病六聪穴结合天竺灸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研究

2021-01-08 11:12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赵春艳 浏览:

  王祖红1,李丽1,金宇1,李莉1,肖潇2,范梦蝶2

  (1.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昆明 650500;2.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昆明 650011)

(本论文荣获“第七届兰茂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

  [摘要] 目的:观察管氏耳病六聪穴结合天竺灸治疗神经性耳鸣的影响,探讨临床优效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管氏耳病六聪穴结合天竺灸,对照组予普通针刺,每周5次,共治疗4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耳鸣致残量表、耳鸣严重程度评估量表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26)优于对照组73.33%(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鸣严重程度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耳鸣致残量表评分总积分有所下降。结论:管氏耳病六聪穴结合天竺灸治疗神经性耳鸣可为临床提供优效治疗方法,丰富临床治疗手段,减轻患者痛苦,还患者耳窍聪明。

  [关键词]管氏耳病六聪穴;天竺灸;神经性耳鸣;临床研究

  神经性耳鸣为临床常见疾病,患者自觉耳鸣,伴有耳聋、眩晕等症状,影响患者心理、睡眠、生活质量[1,2,3]。是目前临床难治性听力疾患之一,长期耳鸣患者严重可导致听力丧失,一些伴随症状的出现,如:失眠、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针灸疗法不仅对神经性耳鸣疗效显著[4-5],而且其疗效优于药物治疗[6],且针灸还具有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等优势[7]。我科采用天竺灸结合管氏耳病六聪穴为主治疗神经性耳鸣,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纳入该课题的60例患者选自2017年03月至2018年03月在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的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纳人观察病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将60例患者分两组,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P值在0.113~0.662之间,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例数  性别/例        年龄/岁           病程/月
男  女   最小 最大 平均(±s))   最短 最长 平均(±S)
治疗组 30     12  18   15    65   43.29±15.58   7   28    17.24±6.25
对照组 30 14  16   18    61   41.03±12.17   8   32    18.81±7.23
  统计量          X2=0.189          t=1.171                   t=-1.598
  P值               P=0.662           P=0.235                  P=0.113

  1.2 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8]和《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9]关于耳鸣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以耳鸣为第一主诉,年龄在18~60岁;

  (2)单耳或双耳均可纳入;

  (3)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

  (4)神经性耳鸣为轻度残疾及其以上者(耳鸣致残量表评分≥18分的患者);

  (5)自愿参加,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1)经检查证实由外伤、肿瘤、面瘫及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耳鸣,及客观性耳鸣、全聋伴耳鸣者;

  (2)有家族精神病或遗传病史,严重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者;

  (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1)针刺治疗

  主穴:管氏耳病六聪穴[10]:听宫穴、听会穴、翳聪穴、耳灵穴、角孙穴、翳风穴。

  配穴: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11]中耳鸣耳聋的选穴方法。

  外感风邪配外关、合谷;肝胆火盛配太冲、丘墟;肾精亏虚配肾俞、太溪。

  (2)天竺灸治疗

  ①部位:外耳道

  ②操作:选取直径1.5cm,长1.5cm的一截艾柱,将其艾绒均分为两份备用。患者采取仰卧位,选择与耳孔大小适合,长度约6cm适中空竹节,竹节一半(留有两侧边)削去后,将其中一份艾绒平铺于一半竹节中,竹节完整一端插入外耳道,线香点燃,使温热传入耳内,艾绒燃尽后倒出竹节,每日1次,每次共灸两壮。(艾绒采用南阳宛北艾绒厂生产的纯艾条制成)

  2.2 对照组

  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11]中耳鸣耳聋的选穴方法。

  主穴:听宫、翳风、中渚、侠溪。

  配穴:外感风邪配外关、合谷;肝胆火盛配太冲、丘墟;肾精亏虚配肾俞、太溪。

  2.3 疗程

  两组均每周治疗五次,共治疗4周。

  3 疗效评定观察

  (1)耳鸣致残量表(THI)[12]评分

  该量表有25题,如选择是记4分,有时记2分,没有记0分。评分分级,0-16分为第一级,18-36分为第二级;38-56分为第三级;58-100分为第四级。

  (2)耳鸣严重程度评估量表评分[13]

  根据严重程度由轻到重分为I~V级,I级1~6分,II级7~10分,III级11~14分,IV级15~18分,V级19~21分。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者,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作为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5 疗效结果

  (1)两组治疗前后比较1)P<0.05,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有效,但治疗结束后组间比较2)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说明管氏耳病六聪穴结合天竺灸对神经性耳鸣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治疗前后THI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30           42.72±3.981)           18.25±3.711)2)
对照组 30           46.59±6.211)                      21.48±4.021)2)

  注:两组治疗后比较1)P<0.05,治疗结束后,组间比较2)P<0.05,具有可比性。

  表2 两组治疗前后THI等级比较(例)

组别 例数 时间 I级  II级 III级 IV级
治疗组     30例 治疗前 9 8 5 8
治疗后 11   10 6 3
对照组     30例 治疗前 8 9 6 7
治疗后 9   10 7 4

  注:经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耳鸣严重程度评估量表评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耳鸣严重程度各项指标积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时间 出现的环境 持续时间 对睡眠的影响 对生活工作的影
对情绪影响 对耳鸣总体感受
治疗组  30例 治疗前 2.14±0.65 2.23±0.81 1.63±0.80 0.85±0.61 1.22±0.51 3.10±0.81
治疗后 1.26±0.891) 1.12±0.831) 0.54±0.611) 0.25±0.411) 0.25±0.491) 1.81±1.011)
对照组  30例 治疗前 1.95±0.81 2.08±0.81 1.59±0.81 0.95±0.54 1.21±0.55 2.91±0.95
治疗后 1.31±0.711) 1.39±0.751) 1.18±0.781) 0.35±0.441) 0.81±0.711) 2.1±0.791)

  注:两组治疗后比较1)P<0.05,具有可比性。

  (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表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例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30 6 15 5 4 86.67
对照组 30 3 10 9 8 73.33

  注:经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 讨论

  针灸对于耳鸣耳聋的治疗早有记载,且疗效肯定。根据中医学理论,属于中医学“耳鸣病”范畴,又称“聊啾”、“耳中鸣”、“耳数鸣”等,耳鸣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天竺灸是我科特色刺灸方法之一,直接施灸作用于耳部。其来源于“苇管灸”,最早见于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卷八》曰:“以苇筒长五寸,以一头刺耳孔中,四畔以面密塞,勿令泄气,以头内大豆一颗,艾烧之令燃”。它是我科基于古代“苇管灸”基础上命名改良运用,“天”为地面上的高空,天和得以清,清则明;“竺”,竹也,古代的一种乐器,取材竹,艾绒燃烧时借助天竺通道温通内耳;再者,灸韵入耳,宛若天籁,本自九霄云外,却能解人间疾苦;竺律悠长,余音绕梁,非但宁心安神,且可禳无声之厄,故取名“天竺灸”。将艾绒借助天竺通道施灸于耳部,研究发现艾灸外耳道,其所产生的温热效应可能通过改变耳内经行血管的血液流变,并能够激活相应感受器,进而影响血液循环,调节神经功能,以发挥改善神经性耳鸣的作用[14]。

  管氏耳病六聪穴是基于国家级名老中医管遵惠主任医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经过多年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经验,总结以耳部穴位为主的一组集合穴,包括听宫、听会、翳聪、耳灵、角孙、翳风穴,共计六穴[15]。该集合穴分布在耳周,属于局部取穴,针刺并结合辨证循经取穴,能达到改善听觉系统微循环,促进血液与迷路之间物质交换。听宫穴手太阳经、听会穴足少阳经,从解剖结构而言,听宫、听会下分布有耳颞神经,针刺耳周腧穴可刺激到三叉神经传入系统从而抑制神经元异常放电,并能够调节鼓膜功能,从而起到减轻耳鸣的目的[16]。翳风穴是手足少阳经之会,根据其解剖结构,该输穴下有耳大神经及颈外静脉的属支,可影响中枢听觉信号传入系统。角孙穴属于手少阳三焦经,耳尖直上入发际处,三焦经经脉中的最高点,可清上焦,使清阳濡养耳窍。翳聪穴、耳灵穴为管氏经验穴,翳聪穴位于翳风穴后下方1.5寸,翳风与风池穴连线中点下0.5寸。耳灵穴在耳廓与乳突交界凹陷处,前对听宫穴。管氏耳病六聪穴均属于耳周穴位。深刺耳周穴可达到疏通耳部经气,改善气血运行,调节内耳功能的效果[17]。

  参考文献

  [1]高惠萍,庞敏飞.消鸣汤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神经性耳鸣34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7,52(01):55.

  [2]尹秀丽,王鸿莉.电针耳三穴联合聪耳通窍汤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及对中枢神经递质含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09):978-981.

  [3]孙旭鸯,姚秦英,陈婷婷.益肾养血通窍汤联合西医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8,26(02):89-92.

  [4]王云建,谯凤英.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研究进展[J].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14,3(6):22-24.

  [5]王卉.温针灸治疗中耳炎所致耳鸣34例[J].江苏中医药,2010,42(2):51.

  [6]龚恒,吴俐萍,曾宪涛,等.国内针刺治疗耳鸣疗效的系统评价[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5):1612.

  [7]郑妍妍,谯凤英.中医治疗耳鸣临床研究近况[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34(4):505-506.

  [8]田道法,李云英.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第3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239-242.

  [9]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7.

  [10]管遵惠.管氏针灸经验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8.

  [11]高树中,杨骏.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58-160.

  [12]焦粤农,于锋,钟胜长,等.中文译本耳鸣致残量表的临床应用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30(11):907-910.

  [13]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耳鼻喉口腔科专业标准审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耳鸣严重程度评估与疗效评定参考标准[J].世界中医药,2008,3(2):71.

  [14]庄克清,夏有兵,王茵萍,阮志忠.耳管灸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8,37(08):909-913.

  [15]李莉,丁丽玲,王祖红,易荣,方永江,郭翠萍.管氏耳病六聪穴配合天竺灸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8,37(12):1395-1398.

  [16]李晶晶,林国华,陈世云,等.发蒙法配合子午流注针法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9,38(03):302-306.

  [17]李俊,葛书翰.深刺耳周穴配合头针治疗感音神经性耳鸣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03):30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