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获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国医在线 > 国医专题 > 第四届兰茂论坛 > 优秀获奖论文 >

著名妇科流派治疗绝经前后诸证临证思路分析与用药规律研究(3)

2017-09-27 16:24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高燕仙 浏览:

  2.3用药频次

  综合各家流派所选用的药物,统计单味药的使用频次,其中柴胡2次,葛根1次,黑山梔1次,知母1次,黄连2次,紫草1次,元参1次,生地黄5次,淮牛膝1次,丹参2次,郁金1次,浮小麦1次,山萸肉3次,生麦芽1次,砂仁1次,茯苓2次,石菖蒲1次,五味子4次,玄参2次,丹皮2次,地骨皮1次,天麻1次,白蒺藜1次,牡蛎3次,龙骨3次,酸枣仁4次,莲子心1次,首乌藤2次,合欢皮2次,柏子仁1次,远志2次,淮小麦3次,潼蒺藜1次,肉苁蓉1次,巴戟天1次,淫羊藿1次,仙茅1次,杜仲2次,菟丝子4次,川续断1次,女贞子4次,旱莲草3次,桑葚子1次,百合3次,玉竹2次,炙黄精1次,枸杞子3次,麦冬3次,天冬2次,龟版3次,鳖甲1次,熟地黄4次,当归3次,白芍7次,阿胶珠1次,炙首乌1次,黄芪2次,炒白术1次,大枣1次,人参1次,太子参2次,党参1次,山药3次,甘草4次,青皮1次,陈皮1次,金铃子1次,绿梅花1次,苏梗1次。

  中医学是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实践科学和经验科学,历代医家在临床中不断的印证其有效性,也逐渐地积累和总结经验。流派传承同样是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将其独特的学术观点和诊疗经验总结发展,并代代相传。医家对治疗经断前后诸证所使用的处方,在临床中进过长期的验证,不断改进,逐渐掌握了用药规律,证实了是行之有效的处方,方才确定药物而成为经验方。综观各家经验方,用药精当,剂量适中,药味不过十一、二味,单味药的剂量平均为13.7g。因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不同,其所在地区的气候和气温的变化,人们的体质差异,生活习惯的异同等,都是影响选药和定量的因素。其中以白芍、生地黄、熟地黄、五味子、菟丝子、女贞子、甘草七味药使用频次最多,可能是对本病起到主要治疗效果的药物。

  3.用药规律研究

  通过研究中药性能的性味、归经和所属类别,确定药物作用机体的方向,可以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的精准选择,并能提高组方能力。从文献记载的经验方中,截取其中的药物,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找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的用药规律,进而达到指导临床的作用。

  3.1性味归经的靶向性

  中药的性味就是四气和五味。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除了寒热温凉之外,还有药性平和,作用和缓的平性药物,其寒热之性不太明显。四气虽然分为寒热温凉,实际上只存在寒热两个特性,其性能体现了中药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和寒热变化的作用[15]。五味有酸、苦、甘、辛、咸,除此之外还有淡味。清代汪昂《本草备要·药性总义》中把五味的作用概括为:“凡药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散能润能行,咸者能下能软坚,淡者能利窍能渗泄,此五味之用也”。归经是药物作用于人体的某个脏腑经络,也就是中药作用的靶向性。药物具有特定的性能,对治疗某些脏腑经络的疾病有着明显的效果,它的药效定位在这些特定的部位,此药就归属于此经,而对其他脏腑经络作用很小,或基本没有作用。某些药物还具有引领其它药物进入某些脏腑经络的作用,即引药入经的引经药,使用一味药即可带领诸药到达机体的某个部位。如怀牛膝能引药下行,桔梗能引药上行,柴胡能引药入肝等。四气、五味和归经的作用在本质上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四气的寒热偏性,五味的性能走向,归经的特定部位,联系在一起就成为一个具有明确针对性的强大网络。三者从不同的方向共同走向某一个点,同时在某一个脏腑经络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达到射向同一个目标和靶点的目的,这就是性味归经的靶向性。譬如桂枝辛、甘、温,辛能散,甘能缓,温能祛寒,归膀胱经,且能发汗解表,作用于肌表部位,因此能治疗邪气在表之风寒表证,体现了性味归经的靶点治疗作用。

  3.2性味归经分析

  通过对诸家流派经验方中的药物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治疗经断前后诸证的常用药物有69味,分别从性味和归经两个方面再做统计。性味方面:其中寒凉药28味,温热药23味,平性药18味。酸味药8味,涩味药3味,苦味药23味,甘味药46味,辛味药17味,咸味药7味,淡味药1味。归经方面:其中归肝经的药38味,归心经28味,归脾经20味,归肺经25味,归肾经36味,归胆经6味,归小肠经1味,归胃经15味,归大肠经3味,归膀胱经1味,归三焦经1味。

  3.3药物归类分析

  研究经验方中药物的归类,了解方中药物的功效作用和主治病症,对指导临床有较佳的效果。统计各家流派经验方中药物的功效作用,获得以下结果:其中发散风热药2味,清热泻火药2味,清热燥湿药1味,清热凉血药3味,活血调经药2味,活血止痛药1味,固表止汗药1味,固精缩尿止带药1味,消食药1味,化湿药1味,利水消肿药1味,开窍药1味,敛肺涩肠药1味,清热凉血药2味,清虚热药1味,息风止痉药1味,平抑肝阳药2味,重镇安神药1味,养心安神药7味,补阳药8味,补阴药11味,补血药5味,补气药8味,理气药5味。

  中药的性味和归经决定了药物作用于机体的特定部位,也是药物靶向性的评价标准。治疗本病的常用药中,寒凉药最多,其次为温热药,继而是平性药。甘味药居五味之首,苦味次之。归经方面,入肝肾者为最,入心者继之。补阴药数量第一,补阳药第二,养心安神药第三。七七之年的女子阴阳失衡,以阴虚者较多,亦有明显的阳不足,阴阳均要兼顾,临证中常常使用一些平性药物,以矫容易偏阴偏阳之弊。从诸医家的方中用药可见其辨治思路,寒热并进,甘缓补益之品滋补肝肾为主,苦味入心而养心安神为辅,用药首先补其阴阳,再佐以滋养心神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