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舌诊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医学习 > 中医舌诊 >

什么是舌诊(2)

2010-04-15 11:01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 浏览:

    临床意义 观察舌象的变化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①判断正气盛衰。辨舌质可知气血盛衰,辨舌苔可知脾胃功能正常与否。如舌质红润为气血旺盛,舌质淡白为气血虚亏,舌苔薄白而润为脾胃功能正常,舌苔光剥甚而无苔,则为脾胃功能衰败,或阴津枯竭。②分辨病位深浅。无论外感病,还是内伤病,观察舌苔的厚薄和分布,可以了解病位的深浅和病变之所在。如舌苔薄多为疾病初起,病位在表;舌苔厚则病邪入里,病位较深;舌苔分布于舌中,病变在脾胃;舌苔分布于舌边,则病变在肝胆。在热病过程中,舌质的颜色可反映病位深浅,卫分、气分病证舌质颜色不绛,病入营分、血分则舌质绛紫。③区分病邪性质。病邪性质的不同,可产生不同的舌象变化。如白苔主寒邪,黄苔主热邪,腐腻苔多为食积、痰浊所致,黄厚腻苔为湿热,舌歪为风邪所引起,舌有瘀点或舌质青紫,则属瘀血证。④推断病情进退。舌苔的颜色(苔色)和质地(苔质),往往随邪正消长和病情进退呈相应的动态变化。如舌苔由白转黄,又进一步变灰黑,说明病邪由表入里,由寒化热,病情正在发展;舌苔由润转燥,为热邪渐盛而津液渐伤;舌苔由厚变薄、由燥转润,是病邪渐退、津液复生的表现,病情即将好转。

    基本内容 舌诊分为望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望舌质包括望舌神、舌色、舌形、舌态(见舌质)。望舌苔包括望苔色,即舌苔的色泽,主病的苔色有白苔、黄苔、灰黑苔等;望苔质,即舌苔的形状与质地,包括苔的厚薄、润燥、腐腻、偏全、剥落、消长、真假等(见舌苔)。

    舌质与舌苔的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舌质与舌苔的变化是统一的。舌质反映脏腑气血的虚实,可知正气的盛衰;舌苔反映病邪性质和病位深浅,可知邪气的消长。气分病察舌苔,血分病观舌质。淡白舌主虚寒,红舌主热证,青紫舌润者为寒,燥者为热;白苔主表证、寒证,黄苔主里证、热证,灰黑苔润者为寒,燥者为热。在分别掌握舌质、舌苔的基本变化及其主病的同时,还应注意二者的相互关系,将舌质、舌苔的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全面认识病变。如舌红苔黄而干,是内有实热的舌象;舌淡苔白而润,则为虚寒病证的变化。有时舌质和舌苔变化不一致,如红绛舌温邪入营,兼见白苔而干,表示燥热伤津,兼见滑腻白苔表示气分有湿,或为内伤病阴虚火旺而又有痰湿。因此,舌诊需结合临床实际具体分析。另外,还应结合其他诊病方法以作出正确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