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研读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医经典课程开放式平台 > 经典研读 >

学习研究《伤寒论》的平行阅读法

2013-11-15 18:30 来源:国医在线整理 发布人:岐黄 浏览:

   中医界习用的《伤寒论》乃是宋本《伤寒论》(明赵开美万历二十七年刊刻于《仲景全书》的《伤寒论》),而对于《伤寒论》的学习一般是推崇阅读及背诵原文或是结合阅读后世的注解来研习;但仲景遗著,虽由叔和搜集编次,后又历经战乱,原书内容,散失甚多,至宋代林亿等整理成《伤寒论》、《金匮要略》时,已非其全。故中医界推崇通过上考《内经》、《难经》,旁参《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来研究《伤寒论》,从而了解仲景原意,可《伤寒论》为汉时所著,因年移代隔,其文字含义已经是有很多变化,故用平行阅读法来研究《伤寒论》就显得尤为重要,平行阅读法即用同时代的文献,做平行比对阅读来研究《伤寒论》。而随着后世对中医文献的挖掘整理,仲景的著作或是与仲景差不多同时代的著作也逐渐浮出水面,这样就不仅仅只是通过上考《内经》、《难经》,旁参《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来研究《伤寒论》,而是可以通过其他更多的著作来研究《伤寒论》,而这些著作为平行阅读法研究《伤寒论》提供了更多的参考资料。

  其参考文献如下:

  1、《金匮玉函经》 《金匮玉函经》是《伤寒论》的古传本,同体而异名,北宋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由孙奇、林亿等校定完成后呈送朝廷,雕版印行。南北宋之际的医家虽然有所研习,但其流传却远较治平二年校讫的宋本《伤寒论》稀微,后散佚,直到清康熙五十一年壬辰(公元1712年),陈世杰(字怀三)从当时著名藏书家何焯(1661~1722年)那里得到了何氏据宋刻本抄录下来的手抄本《金匮玉函经》,历经4年艰辛校勘,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重新雕版刊行,他在距离初刊整整650年后的《重刻张仲景金匮玉函经序》中简单记述了勘校经过:“岁壬辰义门何内翰(指何焯)以予粗习张书句读,手抄宋本见授,拜受卒业,喜忘寝食。惜其讹脱者多,甚或不能以句。既无他本可校,乃博考众籍,以相证佐,补亡灭误,十得八九,稿凡数易,而始可读。”[1]后旋即流失日本,1932年返回我国,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清.何义门鉴定藏本,并参考1988年日本北里研究所附属东洋医学综合研究所医史文献研究室编集燎原书店发行的清.陈世杰本《金匮玉函经》。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中曾多次引用《金匮玉函经》(其书每将《金匮玉函经》省称作《金匮玉函》或《玉函》)之文)。文献学家研究发现,张仲景遗著经王叔和整理,始见录于《隋书•经籍志》,名《张仲景方》十五卷,保留着《伤寒杂病论》的全部内容或主要内容,在唐代一直存在而没有佚失,而此后不久,《张仲景方》即离析。被后人命名为《金匮玉函经》的卷子单独传抄流行,即为《伤寒论》。[2]作为一种较早的古传本,在校勘和研究《伤寒杂病论》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