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传承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医论文 > 学术传承 >

杨仁德导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简介(3)

2014-01-10 10:30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岐黄 浏览:

  4、“脾弱肝旺”是小儿病的主要病机特点

  导师在治疗小儿疾病中,紧紧抓住小儿稚阴稚阳的生理特点,即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病理特点为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在临床中观察到小儿常常表现出“脾弱肝旺”的病机特点,自拟“柴胡青皮饮”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疳积、小儿抽动症等取得满意的疗效。用方精炼,并注意中药的调味和口感,擅用生姜调和诸药,深受小朋友的喜爱。

  5、强调治未病思想,注重中医养身保健

  中医经典理论中之所谓“圣人不治已病未病”主要体现了中医学一贯主张的预防为主、防病胜于治疗的思想。中医学认为一个好医生应该通晓养生之道,摄生之理,能够帮助人们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减少和杜绝疾病发生的机会,如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精神内守等主张,这实际上是要人们遵守养生之道,而这些又都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这比疾病发生之后而施行的治疗要容易得多,也重要得多。而在疾病发生之后,是有一定的传变和发展规律的,一个好的医生还要熟悉和掌握这些规律,从而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防止疾病的进一步的传变和发展,促进其发生良性逆转。诚如朱丹溪所言:“是故已病而后病,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谓中医治未病,主要指两点,一是遵循中医养生之道,二是对疾病进行及时早治,早治胜于晚治;积极是为主动,主动胜似被动;正确是指避免失误,只有如此才会防止疾病的传变与发展,取得好的治疗效果,完成这两点,中医治未病的任务就算大致完成了。

  导师也很关注中医养身保健,认为所谓养生,就是根据生命规律,采用养身心,保持或增进健康,减少疾病,以延年益寿的一种措施,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保健活动。养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中华民族在维护人类健康和种族延续的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具有一定的民族性、传统性和延续性。中华民族养生之道,基本慨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等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