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医论文 > 针灸推拿 >

徐灵胎的针灸学术思想探析(4)

2014-01-05 16:30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岐黄 浏览:

  三、临床应用与学术影响

  徐氏善于将内服药物结合敷、薰、蒸、拓等外治法综合应用,治疗痈疽发背等顽疾重证,内外兼治,相得益彰,充分发挥临床疗效。正如徐氏在《慎医刍言》中所说:“凡病只服煎药而愈者,惟外感之症为然。其余诸证,则必用丸、散、膏、丹、针灸、砭镰、浸溻、蒸提、按摩等法,因病施治” 。徐氏在《洄溪医案》中记载了多个内服外治合用的验案。如“瘀留经络”案,“乌镇莫秀东,患奇病,痛始于背,达于胸胁,昼则饮食如常,暮乃痛发,呼号彻夜,邻里惨闻。医治五年,家资荡尽”,徐氏认为是“瘀血留经络也……用针灸熨拓煎丸之法,无所不备,其痛渐轻亦渐短,一月而愈”。此案治愈的关键乃因煎丸攻其内,针灸熨拓通其外,故可消逐经络的瘀血顽疾。又如徐氏治一癃闭急证,患者小便闭阻不通7天,腹胀如鼓,伛偻不能立,病势危急,徐氏用鲜车前草根捣烂敷其腹,用诸利水药内服,又煎利水通气药坐浴,令人揉挤患者腹部,使其小便迸出,治愈了此癃闭证。此案乃药物内服、外敷、药浴的综合作用而取效。

  徐灵胎的“针灸失传”论中提及的取穴方法、补泻手法、得气、放血、针具、治神等论述精辟,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指导意义。其“七失”中提到的针灸治疗病种日渐减少,提示如何扩大针灸治疗范围乃针灸发展的当务之急。

  徐氏的“薄贴法”属今之穴位敷贴疗法范畴。穴位敷贴疗法的最早记载是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帛书》中,其言“……以蓟印其中颠”,即用白芥子泥贴敷百会穴,使局部皮肤发红,可治疗毒蛇咬伤。之后,在历代医家的许多名著如《内经》、《肘后方》、《千金方》、《普济方》等书中均有记载,清末医家吴师机善用贴敷疗法,著《理瀹骈文》发扬了这一疗法,成为贴穴派的领军人物。贴敷疗法沿用至今,临床应用较广。徐氏的“薄贴论”,阐述了薄贴之法的部份理论、适应范围、优势以及膏药的制作要点,为后世贴穴流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穴位贴敷疗法的发展乃至当代无创痛穴疗学的产生作出了一定贡献。

  徐氏对奇难重证应用内外兼治的综合疗法的观点对当今治疗疑难重证具有指导意义,应该进一步倡导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