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中医药新媒体传播峰会

您当前的位置:国医在线 > 国医专题 > 首届中国中医药新媒体传播峰会 >

郑进:“云南中医”——云南中医药文化传播最强音

2015-12-22 14:55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郑进 浏览:

  2015年12月21日上午,“首届中国中医药新媒体传播峰会暨互联网+中医药战略研讨会”在昆明盛大开幕,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获得2015中医药新媒体传播政务之星奖,大会特邀云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郑进教授作了《“云南中医”——云南中医药文化传播最强音》的主题演讲,从五个方面讲解了云南省在利用新媒体传播中医药方面所做的工作,现场气氛热烈,现将演讲全文分享给大家。

  一、我们为什么要建设“云南中医”微信平台?

  大家知道习总书记在8·19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做了一次重要讲话,其中对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及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方面进行了全面阐释。而作为新媒体的一个代表——微信。现在已成为最受百姓欢迎的一种传播平台,到目前为止,已经超过6亿人在使用。所以我们考虑能否应用这样一种新手段更便捷地传播中医药健康知识,宣讲中医药自己的故事,弘扬中医药正能量,展示中医药风采,从而激发我们中医药发展的活力。

  二、我们做了哪些创新工作,助推平台发展?

  大家知道,目前中医药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重视和关注,但是对于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研究相对比较少,种种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在新时期要发展好中医药事业,我们认为文化必须走在前面,如何借助新的传播形态和平台最大效率传播、传承中医药文化,也就成了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云南中医药界一直将文化宣传工作视为重中之重。基于这样的考虑,不断探索和创新顺势而为,主动融入到互联网+,探索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新模式、新渠道。因此我们选择了最受欢迎的微信平台作为切入点。

  2014年4月30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中国中医”微信平台开通以后,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就开始组织力量统筹协调、整合力量、制定论证建设“云南中医”微信平台的实施方案。于是,在2014年9月22日由云南省卫生计生委、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全国首家省级中医药官方微信公众服务平台——“云南中医”正式开通运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旨在满足大众对中医药的需求,让中医药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社会。为保障平台文化科普内容的权威性、准确性,由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牵头组织,积极调动和发挥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云南省针灸学会和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学会,及云南中医学院、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院校,全省中医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等专家资源,不断培育和创造出科学严谨、内容丰富、贴近大众的中医药文化科普的精品内容。

  在平台上定为上,我们始终坚持“面向大众、服务大众、贴近百姓、贴近生活”,以健康科普宣教为核心,以政务信息宣传为辅,致力于打造全国领先的中医药新媒体平台。要运营好微信平台,不仅仅是随便每天发一发文章,要想做出影响力,实实在在服务社会大众,就需要有明确的发展思路和长远的战略布局和规划。我们首先以微信作为切入点,搭建了新平台,然后组建专业运营团队,指导协调督促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运营机制和激励机制。只有发动更广泛的业内的专家、医生和社会大众共同参与,并不断丰富内容表现形式,如微视频、微动漫、有声读物等。

  我们依托云南省中医学会组建了省级中医药新媒体运营发展团队。该团队大力借助互联网思维、新媒体手段宣传中医药,推动云南省中医药的推广普及和发展。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全力支持运营团队建设和健康发展,鼓励他们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浪中,探索出一条“互联网+中医药”可持续发展道路,为云南中医药主动融入“互联网+”提供必要基础支撑。同时,还要求团队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扩大服务范围,加强与媒体深度的合作,拓宽合作渠道,助推中医药宣传事业的进步。

  在2014年9月22日启动“云南中医”新媒体微信以后,我们真是没有想到,一年的时间,关注量就达到12.6万人次,阅读就达到了650万,发布文章达到了2023篇,平均每天都有6篇以上的文章。到11月底12月初,关注量已经攀升到13万人次,阅读量已经超过了850万人次。推送文章类型有健康科普和新闻稿两大块,分别占到58%和42%。总推送量2000余篇文章,大部分是原创文章,占到72%。当然,也有部分是转载其他媒体的,占到28%。

  我们还策划联合多方力量,开办了《跟我学中医》、《跟我识中药》、《养生有道》等受大众欢迎的科普系列专栏。

  三、目前在全国的影响力如何?是怎样做到的?

  目前“云南中医”微信平台在业界初具影响力,在文化传播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由人民网舆情监测中心和新榜提供的数据显示,“云南中医”长期居全国政务微信医疗卫生影响力排行榜的前5名,甚至有时候可以排到前1名或者前3名。在云南网联合新榜发布的“云南政务微信影响力排行榜”上,“云南中医”微信长期稳居第1名。

  在2015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王国强局长就提到了“云南中医”,给我们很大的鼓舞。我们分管的云南省副省长高峰同志,也是“云南中医”的粉丝,经常阅读“云南中医”的内容,而且经常给我们提出意见,国家局的很多司局长也经常关注和指导“云南中医”。

  “云南中医”开通的新闻引起了全国百余家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转载,在2015年10月15日,召开的2000多人参加的第二届云南省互联网大会上,“云南中医”荣获“云南最具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荣誉称号,并在互联网行业进一步提升了“云南中医”的知晓度和影响力。

  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从无到有,影响力不断扩大,我们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呢?

  因为中医药微信公众号属于专业类垂直领域的公众号,要想做大做强就需要一套科学有效的运营发展模式,有了平台以后重点抓落实,强化团队专业性和执行力,激活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参与。

  在平台的宣传推广上,不定期举办各类形式线上线下的活动,同时不断加强在全省各中医药相关单位广泛宣传;在内容运作上,我们动员力量产生优质的内容,除了微信平台以外还积极与第三方知名媒体平台合作,同步发布。多渠道、多平台扩大影响力。

  最近我们已和今日头条合作,开通了“云南中医”头条号,上线三天10篇文章累计阅读量超过了70余万次,可见其宣传效果非同反响,本次大会也邀请到了今日头条,借此机会我也希望今日头条能够更多关注“云南中医”的发展,支持“云南中医”的传播工作。

  四、平台带动和促进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成立相关专业委员会。在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下成立中医药文化与信息化建设专业委员会。专门负责云南省新媒体传播和信息平台建设运营相关研究和培训工作。我们从不同的方面,调动倡导专家、团队积极参与,大胆突破,勇于尝试。通过这样的尝试摸索,已形成一支稳固的专家团队。

  从去年9月22日开通后,我们都为文章担忧,为高水平、科学、有影响力的文章担忧,我自己当时都在带头写文章,晚上回家都在想“云南中医”推送的内容怎么办。现在不用了,现在上上下下大家一起动了起来,比如说云南中医学院的秦竹教授已经写了58篇文章,可以说这支队伍已经很稳定了。

  此外,由四个学会共同主办了“国医在线”门户网站,在去年1月1日正式上线并运营,向公众开放了中医药图谱的书籍库,进去就可以阅读和查阅。

  五、下一步工作,我们是如何规划的?

  我们认为“云南中医”不仅仅是微信号,更是一个新媒体品牌,我们将重点从内容上进一步突破。

  一是提高原创内容的质量和可读性。二是丰富内容表现形式。不断整合力量、创作以中医药为主题的微视频、微动漫、音频等内容。三是增强丰富互动的服务功能,联合医院、学会的力量筹划中医药在线讲坛,提供中医药智能查询、微课堂等。四是考虑解决刚需功能,今后还要实现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比如说找医院、找医生、在线咨询、预约挂号等这样的功能,通过这些服务将进一步提升整个平台的用户量和影响力,更重要的是满足和解决老百姓的迫切需要。

  2016年,一方面,我们想策划主办好云南省首届互联网+中医药创新创业发展论坛,本来打算和这次峰会在一起开,但由于准备的原因,准备把这次会议移到2016年开,希望到时仍然得到在座各位中医药界、互联网界各位专家的支持和指导。

  另一方面,继续加强“云南中医”宣传推广工作,借助全省100多家公立医院的平台,以及社会力量抓好落实工作,力争在2016年上半年关注量突破20万人,2016年年底达到30万人的目标。重点围绕实现线上线下双驱动,策划各类中医药文化的知识竞赛、科普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推动在线微讲堂的开设和运营。

  总之,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工作是任重而道远,我们要长期规划,统筹协调,强化组织领导。要以新媒体为抓手,以微信为载体,逐步建立一套集内容创作、平台运营、人才培养、宣传推广、还有文化研究等于一体的中医药文化科普长效机制。为培养一批中医药文化与科普专门人才,培养一批中医药文化管理工作者,建立一支适应中医药文化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提供重要的支撑保障。要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中医药文化建设,重点扶持公益性中医药文化事业发展、中医药文化的创新、中医药文化遗产保护、支持重大中医药文化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