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国医在线 > 国医专题 > 首届最美中医 > 活动资讯 >

李伯藩——“最美中医”宣传活动信息表

2016-07-16 10:16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代叶丽 浏览:

推荐理由:

  李伯藩同志1940年11月出生于中医世家,1958年跟其父中医名医李子宽学习中医,跟师学徒10年,1968年起独立开展中医业务工作,从事中医工作50多年,先后筹备和建立了拉乌卫生院和宾川县中医院,并担任宾川县中医院首任院长职务,曾任过县医院副院长,第一、二届县政协常委、政协副主席、州六届政协委员、州八届人民代表等职。多次被国家、省、州县评为先进个人,模范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李伯藩同志热爱中医事业,为中医事业默默耕耘、在业务方面精益求精,在服务方面热情周到,在管理方面尽职尽责,在师长教育方面为人师表,深受宾川县人民的爱戴和尊敬,是忠实实践“三个代表”的模范,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一、在业务技术方面的突出成就

  从跟师学徒开始行医生涯的李伯藩同志,成长为一名中医副主任医师,凝聚着李伯藩同志辛勤劳动的汗水,是他对业务技术精益求精的收获,其业务技术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撰写专业论文多篇:1978年在《云南医药》发展论文《泌尿系结石治疗经验介绍》,1988年12月在《云南中医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浅谈温病热入心营证治》,1990年5月在《大理医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浅谈温病心包证治》、《李子宽医案二则》两篇,1999年在《大理医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中医药治疗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例》,2001年在《大理医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解表止咳饮的临床运用体会》。共计发展论文7篇,在中医临床方面在较强的指导意义,在中医理论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在诊治中医疑难杂症方面有其研究:中医的业务水平主要是体现在诊治疑难杂症方面,李伯藩同志擅长治疗疑难杂症,对胆石症、糖尿病、慢性肾衰、各类癌症有丰富的治疗经验。特别在近年来癌症病人的诊治中,总结用药经验、不断分析研究,收到了较好的疗效,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存时间,常应邀到各地州及省级医院会诊。

  3、在中医诊治常见病、多发病方面也有丰富经验:李伯藩同志年门诊人次达4多万人次,悬壶近60载,对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的治疗有丰富经验,深受病人欢迎,求医者络绎不绝。

  二、在医德医风方面的表率

  李伯藩同志医术精良,医德高尚,在近60年的从医生涯中,深受病患者的好评。

  在诊治过程中,病人随到随诊,从不把病人拒之门外,病人不分贵贱,一视同仁,对病人和蔼可亲,无论三伏天还是严冬岁月,从不休息,深受中医同道的称赞。

  李伯藩把为人民服务落实到自己全部的医疗实践中,完全服从于、服务于人民的需要,为了人民的健康,他废寝忘食,无怨无悔。每天,当他看完最后一个病人,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有时还未开门,便听到电话铃声响个不停,电话还未接完,看病的人便接二连三找到家里。医院工作8小时;下午7—9点家庭义诊2小时;晚上9—11点“电话义诊”2小时,这就是他一天的作息时间。每天10多个小时,日复一日,天天如此,年复一年,年年如此。所谓义诊就是只诊病开方不收费,不卖药,对患者有求必应,无偿服务。

  这些年美国、新加坡、泰国、缅甸、香港、台湾的各类癌肿病人通过电话义诊,请他治疗的达上百人,省外求助“电话义诊”的病人遍及全国各地。省内接受他“电话义诊”的病人也遍及云南各地,仅昆明地区在各大医院住院的癌肿病人中,长年有100多人除一两个月请他到昆明看一次病外,大部分时间都是通过打电话请他治疗。

  年已花甲的李伯藩同志,以擅长治疗疑难杂症为中医名医,经常应邀到省、州、县诊治病人,但从不收病人钱物,还经常用电话询问病人的近况,给病人心理安慰,成为病人的良师益友,深受病人的爱戴。

  三、在管理方面的突出贡献

  宾川县中医院的成立,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李伯藩同志的功劳,从首任院长到今天的名誉院长,他时刻关心着医院事业的发展,在管理方面对中医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白手起家建立中医院,宾川县中医院经历了艰苦创业的历史,其父亲李子宽医生和李伯藩同志辛勤建院的日子还牢牢铭记在职工心中,一张张艰苦创业的照片还保存在档案柜内,院长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忙,考虑全盘,研究发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信任和肯定。李伯藩同志任中医院院长13年,为医院建立了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培养了一批专业骨干的学科带头人。同时,也培养了一批中医管理干部,坚持中医办院的方向,把中医院办出了特色,为中医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总之,李伯藩同志模范地实践着“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平凡的岗位上体现出了人生的价值和共产党员的远大理想。晚年的李伯藩同志,仍然坚持学习,带教徒弟,指导中医事业发展。

  夕阳无限好,正是黄金时。李伯藩同志仍孜孜不倦工作,全心全意为病患者服务,为中医界全体人员树立了一面旗帜,为共产党党旗增添了鲜艳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