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获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国医在线 > 国医专题 > 第五届兰茂论坛 > 优秀获奖论文 >

始终坚定云南三大新定位与新战略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发展

2018-08-15 14:17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高燕仙 浏览:

崔瑾   侯宾  葛元靖

(云南省中医药学会)

(本论文荣获“第五届兰茂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

  【摘要】本文从习总书记对云南发展的三大新定位入手,论述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与发展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的内在逻辑,指出绿色发展的必然性和重要性,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是绿色发展理念与实践范围最广、最深入,作用最持久的行业;云南绿色发展是构建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保障;云南绿色发展是贮备中国乃至世界未来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无可替代的战略基因资源;要有效推进绿色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关键词】绿色发展;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新定位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1】习总书记对云南的新定位、新目标、新战略,深刻阐述了事关云南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云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直接指导、制定了行动纲领。

  1.云南发展三大新定位与发展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的关系

  云南省首推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正是把握了习总书记的讲话核心,密切结合云南省省情,立足资源与文化优势确立的战略举措。

  发展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事关国家强盛和云南人民健康福祉以及团结进步。云南人民的全面小康需要全面健康夯实基础,需要绿色产业助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把民族地区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融入全省发展大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政策、资金和项目更多地向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是生物医药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也是最需要健康扶贫的地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就是坚持和贯彻习总书记“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指导思想和“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

  发展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和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正是发展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的巨大潜力与优势,能较好的兼顾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是落实习总书记“生态环境是云南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的宝贵财富,一定要世世代代保护好”【2】的嘱托,着力打造祖国南疆的美丽花园的特别举措。坚决保护好云南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深化巩固林改,注重森林云南建设,着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就必须利用云南的生物资源优势,发展绿色低碳、人民需求度较高的大健康产业,也是对云南生态文明贡献度最高的产业。

  发展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事关国家对外开放和云南走出去战略。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是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打造成为沿边开放新高地的重大契机。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发展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是新的、最具活力的增长点,是特色优势产业,具有较强的发展带动力和辐射力,对东南亚和南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一带一路”建设把云南推到最开放的前沿,加快辐射中心建设,就是要充分发挥云南独特的区位、资源和开放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好国家赋予云南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脱贫攻坚、沿边开放开发、民族区域自治和藏区发展等各种优惠政策,对内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经济中心、战略枢纽和公共服务基地。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是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特色优势产业,能吸引大批科技人才和相关资源的集中,能快速形成产业发展的区域优势和比较优势。

  2.绿色发展云南是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

  2.1.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云南作为生态大省,生态环境是最宝贵财富,也是全国的宝贵财富。云南是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承担着维护区域、国家乃至国际生态安全的重要任务。同时,云南又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敏感的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 云南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要圆满答卷,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必须引领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城乡规划、产业发展、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2018年,云南省提出,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旨在让“绿色”成为云南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符合云南实际和未来发展需求以及竞争优势。【3】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正是契合了云南“三张牌”的上层设计,是最能体现绿色内涵和生产力的产业形态。

  2.2.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是绿色发展理念与实践范围最广、最深入,作用最持久的行业。

  一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促进和推动云南保护和发展生态文化,推进少数民族聚集村镇省级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为以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屏障、哀牢山—无量山生态屏障、南部边境生态屏障、滇东—滇东南喀斯特地带、干热河谷地带、高原湖泊区和其他点状分布的重要生态功能区为核心的“三屏两带一区多点”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为实施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林业“十大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森林云南”建设;为加大以六大水系、九大高原湖泊等为重点的生态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建成健康生态云南贡献力量。

  二是推动“健康云南”建设,激活健康服务业发展。促进云药、养生及健身休闲运动产业发展。创新发展云南特色健康养老、医养结合及中医药健康养身旅游服务产业,推进康复医学与中医药、民族医药的融合发展。

  (1)普及健康生活。预防为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从健康源头入手,明确个人、社区健康责任,通过健康教育,引导个人参与,增强个人健康责任意识,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形成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的健康生活方式。提供健康体育设施,推动全民健身,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干预,提高全民心理健康素质。

  (2)优化健康服务。调整优化健康服务体系,促进资源下沉,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以贫困人口、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人群为重点,完善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加强慢性病、肿瘤的管理,强化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服务,突出艾滋病、结核、登革热等云南主要的传染病、地方病及跨境传染病的防治,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加强贫困人群健康帮扶。

  (3)完善健康保障。通过完善全民医保体系及其服务体系积极发展事业健康保险,以及深化药品流通体制改革、落实国家药物政策等,实现减轻群众看病负担、改善群众就医感受、确保医疗保障能力长期可持续发展目的。

  (4)发展健康产业。优化多元办医格局,推动非公立医疗机构向高水平、规模化方向发展,扩大健康服务范畴。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特色健康服务新业态,发展特色健康养老、医养结合及中医药健康旅游等服务产业,发展健身休闲运动产业,突出加强中医药和民族民间医药合理开发和应用,打造云药品牌,提升医药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并辐射南亚、东南亚。【4】

  2.3.云南绿色发展是构建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保障

  云南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区域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前沿要地。云南处于我国江河源区或上游地区,长江、珠江、澜沧江等大江大河均发源或流经这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维护的复杂生态系统及其支持的优良生态环境,为下游我国长江、珠江流域黄金经济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生态庇护。作为亚洲的水塔,云南影响澜沧江、红河、怒江下游10多个国家和地区、10多亿人口的水资源、水环境和综合生态安全。云南的良好生态环境不仅是我国不可替代的、宝贵的生态资源,还是最大的发展资源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更是面向南亚东南亚进行生态辐射、开展环境外交的关键战略资源。

  2.4云南绿色发展是贮备中国乃至世界未来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无可替代的战略基因资源

  云南生物区系地位十分独特,处于东亚、东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交汇处,形成了我国最重要的生物资源宝库。云南拥有全国50.2% 的高等植物、70%的中药材和58.9%的脊椎动物等物种资源;全国约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有19365万种;全国可利用的药用植物有4700多种,云南占2600多种;全国可利用的香料植物约500种,云南占360多种;全国可利用的食用菌约360种,云南占270种;云南有脊椎动物1737种。云南野生近缘种和民族遗传资源丰富,在仅占全国陆地面积4%的土地上,栖息着全国50%以上的动植物种类、67.5%的珍稀物种资源和70%以上的微生物种类,享有“生物资源王国”和“生物基因宝库”声誉,是全球生物物种高富集区和世界级的基因库,是世界著名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在我国乃至世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5】

  云南是我国战略种质基因资源宝库,具有不可限量的战略意义和重大价值。云南保存的生物多样性及生物资源,未来终将成为我国核心经济和战略资源。合理利用好独特的生物资源,变生物资源优势为生物经济优势,是云南在新兴产业发展中后来居上的战略选择,而保护好生物多样性,既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参与国际新一轮经济和产业竞争的保障条件,更是维护和保障我国长远发展、做好战略资源贮备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