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获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国医在线 > 国医专题 > 第四届兰茂论坛 > 优秀获奖论文 >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调理脾胃的临床探究(2)

2017-09-27 15:09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高燕仙 浏览:

  3、验案举隅

  跟彭师学习,临床见一类风关患者,女,49岁,四肢多关节反复肿痛2年余,双腕关节疼痛明显,常夜间痛醒,遇天气变化疼痛加重,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并伴胃脘部常胀满不适半年余,胸膈满闷,胃肠道不适反应越发明显,纳差。舌淡红苔白腻,脉浮弦。患者2年来间断自服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柳氮磺吡啶等药物,关节肿痛未见好转。久服甲氨蝶呤可发生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伤、肺纤维化、白细胞降低性并发感染等副作用;来氟米特易致腹泻、肝激酶升高等;柳氮磺吡啶易引起上腹部不适、呕心、呕吐等多种不良反应。患者2年来长期无规律服用药物,且迫求减轻关节疼痛症状,而未注意顾护脾胃。致如今胃肠道反应剧烈,胃脘部不适明显。彭师自拟藿香正气散加味健脾而不忘祛湿,和中而兼通络。方药:广藿香20g,大腹皮15g,白芷10g,紫苏叶10g,茯苓20g,法半夏10g,白术15g,陈皮15g,防风10g,透骨草15g,羌活15g,豆蔻15g,砂仁10g,甘草10g,3剂,煎服。方中藿香辛温芳香,内除脾胃湿浊,兼以和中理气,升清降浊,用量独重,为君药;苏叶、白芷辛香发散;大腹皮行气化湿,桔梗宣肺利气,陈皮理气和中,三药共疏三焦气机;半夏,厚朴燥湿和胃;白术,茯苓健脾运湿,以助湿邪退散;豆蔻,砂仁和胃同时化湿浊;防风祛风散寒;透骨草辛温,辛以行散,温胜寒湿,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羌活祛风除湿,止痛。3剂后患者胃脘不适明显减轻。脾胃健再行抗风湿药,既不耽误控制病情又可增强后天之本,可所谓一举两得。复诊:患者服药后自诉胃脘胀满不适明显好转,胸膈满闷感明显减轻,仍四肢多关节疼痛,手腕关节疼痛明显,晨僵明显,疼痛遇寒加重,彭师再与自拟方黄芪防己汤加减以祛风散寒,除湿止痛。方药:黄芪30g,防己15g,白术15g,茯苓15g,细辛3g,川芎10g,独活15g,羌活15g,秦艽10g,牛膝15g,海风藤10g,海桐皮10g,淫羊藿10g,苍术10g,薏苡仁15g,豆蔻10g,石菖蒲10g,3剂,煎服。继随症加减,调治20d,病愈,痛止。方中以除湿通络止痛药物为主,不忘顾护脾胃,双管齐下,不忘初终。

  此外,彭师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时,若患者纳差,皆可随诊加减顾护脾胃类药物,常用石菖蒲配豆蔻、薏苡仁,此乃吴生元教授经验药对[5]。石菖蒲功擅开窍宁神、化湿和胃,因菖蒲辛温芳香,又能化湿祛痰,透达关节,祛内生之湿[6]。《神农本草经》言石菖蒲“主风寒湿痹”。豆蔻化湿温中、行气止呕,尤以“温化”见长。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三药归脾胃经,性温而作用于中焦,有温中、化湿、和胃之功,相须为用,直达中焦,从而增强温中行气、化湿和胃之功。此药对寓意在于:其一是顾护脾胃,因为化湿和胃药有利于减少抗风湿药物对胃肠道刺激而顾护脾胃;其二是促进运化。芳香化湿之品可开胃醒神,使脾升胃降协调,运化正常,同时通过促进脾胃运化以促进胃肠对药物的吸收。

  4、小结

  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同时调护脾胃,既能祛除湿邪,又可生气血强后天,可谓面面俱到,故健脾益胃法应贯穿于治疗该病的始终。某种程度上调理脾胃对治疗类风湿疾病起到瞻前启后的作用,不容小觑。顾护脾胃的学术思想延续至今,对于辨证施治具有重要意义。在治疗风湿痹病同时,应充分发挥这一学术思想,中焦健旺,即可利于药物吸收,又可有效治疗疾病。

  [参考文献]

  [1]凯利风湿病学:第9版:第二册/(美)菲尔斯坦著:粟占过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5.8,1133~1251

  [2]凯利风湿病学:第9版:第二册/(美)菲尔斯坦著:粟占过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5.8,481

  [3]杨世杰.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1-129.

  [4]孙定人,王士凡.药物不良反应[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45.

  [5]吴生元,彭江云.中医临床思维与临证心得[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6]李艳青.石菖蒲治疗骨病的应用[J].山东中医,2012,30(8):24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