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获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医专题 > 第八届兰茂论坛 > 优秀获奖论文 >

基于文献研究针刺捻转刺激量影响疾病效应的新进展

2022-01-04 13:26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赵春艳 浏览:

  周以皓1,黄淦1,黄志霖1,杨光至1,张雪莲1,代安洪1,罗春洪1,施静2✉

  (1.云南中医药大学,昆明,650500;2.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昆明,650021)

  【摘要】目的:本文基于文献分析研究,总结针刺捻转量效关系的影响因素及新进展,并对针刺捻转刺激量产生的效应机制进行分析,为临床针刺最佳刺激参数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及 PubMed数据库2000年1月至今有关针刺捻转量效关系的文献,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共纳入59篇文献,从针刺捻转手法的不同作用力、不同作用时间研究刺激量的影响因素,涉及幅度、频率、操作时间、间隔时间4个方面。结论:捻转手法更具有效性,不同刺激强度的捻转手法存在效应差异,没有“量”就没有“效”,选择适当的刺激量,是针刺疗效最大化的先决条件。

  【关键词】针刺捻转;刺激量;影响因素;量效关系

New progress in the influence of acupuncture twirling stimulation on disease effect based on literature

  Zhou Yihao1, Huang Gan1, Huang Zhilin1, Yang Guangzhi1, Zhang Xuelian1, Dai Anhong1, Luo Chunhong1, Shi Jing2✉

  (1.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unming, 650500; 2.The First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unming, 650021)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stimulation-effect relationship of acupuncture twirling and new progress based on literature, and analyzed the effect mechanism of the acupuncture twirling stimulation,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obtaining the best clinical stimulation parameters. Methods: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regarding stimulation-effect relationship of acupuncture twirling published from January 2000 to now was searched, concluded and analyzed from CNKI, WANFANG, VIP and PubMed databases. Results: A total of 59 papers were includ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cupuncture twirling stimulation was studied from the different forces and action times, involving the amplitude, frequency, operation time and interval time. Conclusion: Twisting stimulation is more effective, and the effects of twirling stimulation with different parameters is difference. There is no effect without stimulation, the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stimulation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the maximization of acupuncture effect.

  [Key words] Acupuncture twirling; Stimul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Stimulation-effect relationship

  针刺手法是针刺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实质是由不同参数的作用形式、方向、角度、速度、大小、时间等,组成了不同的手法和刺激量[1],这种刺激量与疗效之间的关系,即为针刺的量效关系。捻转手法作为一种基本行针手法,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大量理论、基础、临床研究表明,不同针刺捻转手法存在效应差异。采用不同的捻转刺激量,治疗同一种疾病,会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针对不同的疾病,采用同一种捻转刺激量,其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2]。因此,研究针刺捻转刺激量影响疾病的效应关系,对于指导临床实践、提高针刺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针刺捻转手法源于《黄帝内经》,成熟于元明时期。历代医家对捻转手法的继承和发挥,为捻转手法的现代研究奠定了充实的理论基础。早在20世纪60年代,兰州医学院生理学教研组就率先研究了针刺手法的量效关系,但当时关于手法刺激量的许多参数缺乏客观描述和量化标准,难以保证手法操作的一致性和可复性[3]。随后,石学敏院士通过研究总结,提出了“针刺手法量学”[4]的概念,明确了影响捻转量效关系的因素包括作用力的方向、作用力的大小、捻转手法的施术时间和间隔时间。其中,作用力的大小包括捻转的幅度和频率。该理论的提出使捻转手法在临床中易于规范和统计,同时为捻转手法的标准化提供了新的依据和见解。然而,“手法量学”中“量”的概念并不彻底。为了更好地把握针刺捻转的量效关系,探讨捻转手法的最佳操作参数,笔者通过查阅研究针刺捻转量效关系的相关文献,总结分析其影响因素及研究成果,以期为针刺捻转刺激量的选择提供文献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检索方法

  1.1.1 文献来源:中文数据库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和维普数据库(VIP);外文数据库为 PubMed。

  1.1.2 检索策略:设定主题词=(针刺or针灸or手针)and关键词=(捻转or捻转补泻or捻转补法or捻转泻法)作为检索式,对中文数据库进行检索;以“acupuncture twirling”、“acupuncture twist”、“acupuncture manipulation”、“stimulation”作为检索词对外文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至今。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研究目的为探讨针刺捻转量效关系的文献;②治疗组干预措施使用捻转手法,有明确刺激参数的文献;③文献类型包括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试验;④研究对象为人或动物的文献。

  1.2.2 排除标准:①治疗组未明确给出捻转刺激参数或联合其他疗法的文献;②研究方案、研究成果、综述、医案报道、会议论文等文献类型;③研究对象、效应指标相同的文献,仅纳入1次;④重复发表的文献,仅纳入最近发表的1篇。

  1.3文献筛选

  将检索到的文献导入Endnote软件查重,剔除重复文献。通过阅读题目和摘要对文献进行初筛,再通过阅读全文纳入相关文献并提取资料。

  1.4资料提取

  共检索到296篇文献,其中中文281篇,英文15篇,查重剔除后剩余248篇。最后由研究者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核实,最终纳入59篇文献,其中中文57篇,英文2篇;临床研究29篇,动物实验研究30篇。检索和筛选流程见图1,针刺捻转相关文献发表年份分布见图2。

  图1 文献检索和筛选流程图

  图2 针刺捻转相关文献发表年份分布

  2 研究结果

  2.1 针刺捻转手法的临床试验

  5篇文献[5-8]对脑卒中后遗症进行了研究,发现捻转手法可以疏经通络,使瘀阻的经络通畅,改善不同症状或处于不同疾病阶段偏瘫患者的肌力,同时促进患者手精细动作康复;而捻转强刺激可通过抑制迷走神经兴奋,改善卒中患者的顽固性呃逆[9]。有8篇文献[10-17]对周围神经病和疼痛病做了研究,提示不同捻转手法可以抑制或是提高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调节周围神经系统,促进组织代谢和体液循环,消除神经根水肿,更好地改善和缓解患者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症状。4篇文献[18-21]对高血压患者施以不同方向的捻转手法,发现均能有效降压,且降压效应具有时间节点,即刻效应最好,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消退。

  此外,研究发现针刺捻转手法在提高眩晕患者脑部血流量[22,23]、失眠症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24]、耳鸣患者耳鸣严重程度评分[25,26]以及改善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黏膜损伤程度[27,28]、青少年近视[29]等方面均更具疗效。

  部分研究以健康人群为模型,发现捻转手法可对人体的多种客观指标产生调控作用。李平等3篇文献[30-32]的研究提示了不同频率的捻转手法,对施术穴位局部和相关体表投影区皮肤温度造成升高或降低的差异。Bäcker M[33]的研究发现,两种不同频率的针刺捻转手法对健康人脑血流速度、动脉血压、心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上述研究表明,针刺捻转手法对多种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涉及内、外、五官等各科疾病,捻转手法疗效均优于普通针刺、药物或其他疗法,不同捻转刺激量的针刺效应存在差别,捻转的强度、方向、频率均对疗效产生影响,且多数研究显示即刻效应较强,证实了捻转手法的优效性和差异性。

  2.2 针刺捻转手法的动物实验

  相关动物实验研究也发现,捻转手法对多种疾病更具有防治效果,如高血压、血虚证、心肌缺血性再灌注损伤、脑出血、单纯性肥胖等,并通过不同途径介导,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

  2.2.1 针刺捻转手法的优效性研究

  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清国团队的16篇文献[34-49]对高血压大鼠模型进行了针刺捻转研究,发现捻转手法具有明显的降压效果,并能保护高血压靶器官如心脏、肾脏、下丘脑、血管内皮、主动脉等,其机制是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血管活性物质、血液流变、神经递质、传导通路等多种生物学信号来控制血压。5篇文献[50-54]观察了针刺捻转手法对血虚证模型大鼠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网织红细胞、血清ATP酶活性、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含量的影响,发现捻转手法对血虚证大鼠更具治疗作用。

  此外,研究还发现针刺捻转手法能增加阿尔兹海默症小鼠海马组织脑红蛋白的表达[55]、提高脑出血家兔血肿周围血流灌注并降低炎性反应[56]、降低肥胖大鼠的总胆固醇水平[57]。

  2.2.2 针刺捻转手法的量效研究

  少量基础研究比较了不同捻转刺激量对疾病效应的影响。周国祥等[58]的研究发现针刺捻转能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浆β-内啡肽的升高,促进心肌缺血的恢复,从而发挥保护心肌的作用,而重手法刺激组的疗效较轻手法刺激组更优。朱丹红等[59]以高血压家兔为模型,研究使用不同刺激量捻转手法针刺后三里穴对血压的影响,发现存在不同程度的效应差异,中、小刺激量能抑制血压升高,大刺激量则无此疗效,且中刺激量显著降低收缩压,小刺激量则明显降低舒张压。张俊清等[60]在采用针刺捻转手法干预大脑中动脉缺血大鼠的研究中,发现180次/min、60s的捻转频率和时间,更能增加脑血流量,提升缺血半球的供血能力,减缓大脑损伤。胡书香等[61]的研究提示,不同频率的针刺捻转手法对健康大鼠胃运动波幅产生相反的作用效果,轻刺激抑制胃运动,重刺激促进胃运动,而轻刺激组更明显地减少胃迷走神经传入纤维的放电频率。

  王家有等[62]通过针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太冲穴并施以不同刺激参数的捻转手法, 比较其降压效应及对血浆内皮素1含量的影响,发现不同刺激参数的降压效果有所差异,中刺激强度可降低模型大鼠血压及血浆内皮素含量,而轻刺激和重刺激手法降压效应不明显。杨华元等[63]也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比较不同刺激量捻转手法的降压效应及对心肌血管紧张素含量的影响,发现除中刺激量捻转手法外,轻刺激量捻转手法也可显著降低血压,而重刺激量捻转手法降压的效果不明显。

  2.3 针刺捻转手法量效影响因素研究

  石学敏院士提出的针刺手法量学,通过将针刺力的大小、施术时间等进行量化,改变了针刺发展过程中忽视计量的状态[64]。他认为影响针刺手法的刺激量包含四大要素[4],但目前的研究以捻转的频率、幅度和时间为主。

  2.3.1 作用力大小的量效关系

  共有11篇文献[11,24,30-33,58,59,61-63]对不同捻转刺激量与效应关系做了比较研究(详见表1),研究对象涉及健康人、病人以及动物模型,对照组包括不同捻转参数对照和空白对照等。幅度和频率是影响作用力大小的两个方面,其中,8篇文献明确规定了捻转幅度,10篇文献明确规定了捻转频率,其余文献对作用力大小参数仅给出范围或未提及。杨华元[63]、朱丹红[59]、王彩虹[31]的研究采用手法仪替代术者操作,使捻转作用力更精准和客观。

  通过比较分析,大部分中、小刺激量捻转手法的针刺效应优于重刺激量。但不同研究中对刺激强度的描述有所不同,多数研究认为捻转角度180°、频率60次/分为中等刺激,有的研究则认为捻转角度360°、频率120次/分为中等刺激。可见关于作用力的大小,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规范。

  表1 不同捻转手法量效关系

作者 对象 分组 幅度 频率
(次/min)
时间 指标 结果
周2017[24] 失眠症患者 捻转角度90°-180° 60-90 20s 睡眠质量 强刺激组睡眠质量
改善优于弱刺激组
捻转角度<90° <60 10s
胡2017[61] 健康大鼠 捻转角度180° 60 70s 胃运动
频率
轻刺激抑制胃运动,
重刺激促进胃运动
120
王2011[62] 高血压大鼠 穿透足底皮肤、0° 0 5min 尾动脉
收缩压
中等强度刺激
可降低血压
不穿透足底皮肤、180° 60
穿透足底皮肤、360° 120
朱2011[59] 高血压家兔 捻转角度90° 60 2min 家兔血压 中刺激组、小刺激组
具有降压效应,
而大刺激组则无
120
180
李2011[32] 健康人 1组 捻转角度360° 30 1min 局部皮温 60次/min的升温效果最好,120次/min的
降温效果最明显
2组 60
3组 90
4组 120
5组 >150
周2009[58] 心肌缺血再
灌注损伤大鼠
捻转角度180° 60 3min 血浆β
-内啡肽
重刺激抑制血浆β-内啡肽效果优于轻刺激
捻转角度360° 200
杨2008[63] 高血压大鼠 捻转角度144° 75 3min 尾动脉
收缩压
轻刺激与中刺激均抑制血压上升,重刺激无
捻转角度255° 111
捻转角度360° 140
王2007[31] 健康人 捻转角度90° 60 2min 右侧中冲
穴皮温
中小刺激呈现升温
效应,大刺激无
捻转角度360° 120
捻转角度720° 180
王2005[11] 面神经炎 捻转角度未提及 60 未提 面神经
功能
轻刺激效果最好
90
120
Bäcker2002[33] 健康人 高频低幅 捻转0.2-2圈 240-480 5s 脑血流速度、血压 两种手法对指标
的影响均有差异
低频高幅 捻转4-8圈 60-120
李2002[30] 健康人 1组 捻转角度90° 200 1min 脘腹部
皮温
捻转90°、120次/分
升温明显且持久
2组 捻转角度360° 60
3组 捻转角度90° 60
4组 捻转角度360° 200

  注:仅纳入明确针刺捻转参数的分组。

  2.3.2 作用时间的量效关系

  作用时间的长短亦是影响刺激强度的因素之一,包括捻转操作时间和两次行针间隔时间。表1中共有10篇文献明确规定了捻转操作时间,但仅有周清辰[24]的研究应用了不同的时间参数。Bäcker M[33]的研究观察高频低幅或低频高幅的刺激量对脑血流速度、血压的影响,采取每次捻转5s、间隔55s捻转一次、共捻转10次的操作时间和间隔时间,是操作次数最多的研究,发现了不同的幅度和频率对效应指标的影响有差异,却未提及这种结局差异是否和作用时间有关。

  在比较针刺捻转手法与其他干预方式疗效的文献中,多数研究均提及操作时间,最长为5min,最短为5s。少量临床研究提及间隔时间,以间隔10min捻转一次、共行针3次为主,少量以间隔15min为主。张俊清等[60]的研究采用两因素三水平交互的正交试验设计,将作用时间(5s、60s、180s)和作用频率(60次/min、120次/min、180次/min)组成九种捻转参数,发现影响针刺效果的因素中,针刺时间最主要,其次为频率,获取最佳针刺疗效的刺激参数是180次/min、60s,即最高频率和中等时间。

  3 讨论

  3.1 捻转手法的疗效

  针刺手法是针刺治疗疾病的重要环节,针刺通过刺激穴位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没有“量”就没有“效”[65],足够量的针刺刺激是治病的关键[66]。历代医家虽未明确提出“针刺手法量学”的概念,但均认识到刺激量的重要性,认为针刺刺激得气是取得疗效的前提,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捻转手法作为一种基本行针手法,本身就具有催气作用,而上述相关研究表明,通过施以捻转手法,增加针刺刺激量,其疗效均优于单纯针刺本身的效应。

  3.2 不同捻转刺激量的效应差异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不同刺激量的捻转手法能对观察的结局指标造成差异,有的表现为效应水平的不同,有的则表现为相反的效应。随着捻转幅度、频率、时间等参数值的增大,刺激的强度越大,少量研究提示重刺激量疗效更佳,但大部分研究认为中、小刺激量的针刺效应优于重刺激量,这可能与不同的刺激量会对穴位产生不同量的能量交换有关。针刺疗法作为一种外源性物理刺激,其作用是能量、物质和信息在体内流动的综合体现,刺激量的大小、受体的生理状态、疾病的特性等会对内源性代谢物产生影响[67]。少量刺激的捻转会增加穴位局部及远端能量代谢相关酶活性,而大量刺激的捻转则使能量代谢相关酶活性减弱[68]。感受器接收到不同的刺激信息,产生不同的能量代谢,则反馈出不同的效果。故而选择适当的刺激量,是针刺疗效最大化的先决条件。

  4 问题与展望

  近年来,针刺捻转手法研究的不断拓展,为捻转手法的标准化、规范化、统一化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具体的量效关系仍难以精确测量与把握,这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目前针刺捻转刺激量的研究缺乏不同参数的对照组,难以比较最佳刺激效应;(2)对刺激量参数的确定及操作都带有主观性,强度等级划分所依据的标准也各不相同,影响了研究的精确度和可信度;(3)缺乏高质量大样本的研究,且不同研究间观察的对象、效应指标、采用的刺激参数不同,难以对捻转量效规律进行综合分析;(4)影响捻转刺激量的因素众多,而现有研究以探讨不同作用幅度和频率为主,忽略了其他因素对捻转量效关系的影响。

  因此,后续研究应完善研究方案,细化刺激参数,定义强弱标准,进一步规范针刺捻转研究的试验设计,建立各研究之间的相关性,利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手段,开展多因素、多水平、多学科的交叉联合研究,更全面地揭示针刺捻转量效规律,从而提高针刺疗效,使针刺疗法更具规范性、可复性和可操作性,为针刺手法提供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

  【参考文献】

  [1]陈静子,刘阳阳,郭义.针刺基本手法量效作用关系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08):71-75.

  [2]郭秋蕾,刘清国,王赫,等.捻转补泻手法的发展源流及现代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03):1379-1384.

  [3]生理学教研组.不同手法针刺兔内庭穴对鼻中隔刺激阈的影响[J].兰州医学院学报,1960(02):31-36.

  [4]石学敏,张存生,刘白雪,等.捻转补泻手法的应用及其量学概念[J].中国医药学报,1987(05):16-17.

  [5]田亮. 头穴捻转手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7.

  [6]孟彦.头穴捻转补泻手法针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肌力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06):45-46.

  [7]杜小正,王金海,鲍春龄,等.头穴捻转补泻手法针刺对急性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肢体肌力的即刻影响: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6,36(01):43-47.

  [8]王洪德.采取捻转补泻手法针刺对急性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肢体肌力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7):19+21.

  [9]沈威,张新斐,张瑞先,等.攒竹穴行单向捻转手法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88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4,23(06):34-35.

  [10]施栋,曾荣华,周露,等.深刺翳风穴为主捻转补法治疗贝尔面瘫后遗症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36):4008-4011.

  [11]王梅康,曾宪峰,郝晋东.针刺时机、针法、刺激量对针刺治疗面神经炎疗效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33):112-113.

  [12]卢永喆. 针刺捻转手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

  [13]连松勇. 针刺补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14]路树超. 捻转补泻手法对人体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P_(40)、N_(45)、P_(60)、N_(75)影响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15]黄淑真. 捻转泻法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

  [16]卢震海. 捻转补泻法针刺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17]王野,邹伟.久留针强捻转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03):28-29.

  [18]邹艳,吕小笑,罗志平.曲池穴捻转补泻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09):52-54.

  [19]Zhang L, Lai H, Li L, et al. Effects of acupuncture with needle manipulation at different frequencies for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Result of a 24- week clinical observation[J]. Complement Ther Med. 2019, 45:142-148.

  [20]陈中. 太冲穴针刺捻转泻法对原发性高血压即刻效应影响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21]申鹏飞,卞金玲,孟志宏,等.捻转补法针刺人迎穴干预原发性高血压亚急症的效应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02):71-73.

  [22]李建欣.头针快速捻转对颈性眩晕治疗价值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8):53.

  [23]张雪松,刘潇,李崖雪.风池穴快速捻转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5,31(06):32-33.

  [24]周清辰. 不同刺激量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症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

  [25]李静,张晓哲,卢桂花,等.针刺捻转泻法治疗肝火上扰型耳鸣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7,44(01):149-151.

  [26]杜瑶玉. 捻转补泻手法治疗肾虚血瘀型耳鸣的临床观察[D].新疆医科大学,2017.

  [27]陈乃熒. 捻转泻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28]陈俊铭. 捻转补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29]陶晓雁,赵百孝,韩笑,等.捻转补泻法与提插补泻法对青少年近视患者裸眼远视力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4,34(05):465-468.

  [30]李平,关卫,王芳,等.捻转补泻手法针刺足三里穴对脘腹部皮肤温度的影响[J].天津中医,2002(04):51-54.

  [31]王彩虹,王银平,许建敏,等.不同刺激量的捻转手法对健康人皮肤温度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7(07):33-35.

  [32]李铁,刘成禹,严兴科,等.不同频率捻转手法针刺足三里穴对胃体表温度影响的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03):39-41.

  [33]Bäcker M, Hammes MG, Valet M, et al. Different modes of manual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differentially modulate cerebral blood flow velocity,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in human subjects [J]. Neurosci Lett. 2002, 333(3):203-206.

  [34]支建梅,王朝阳,王丽,等.不同刺激量捻转补泻手法对应激性高血压大鼠颈交感神经放电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9,50(09):811-813.

  [35]陈思思. 捻转补泻手法对应激性高血压大鼠下丘脑NOS-1、CGRP、ET-1基因表达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36]王丽,井明鑫,支建梅,等.捻转补泻手法对应激性高血压大鼠CGRP、NO含量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1,31(04):337-341.

  [37]张英英,刘清国,徐萌,等.捻转补泻手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组织形态心肌内皮素-1及心肌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4,34(08):791-797.

  [38]徐萌. 捻转补泻手法对SHR大鼠动脉血管ECM重构的逆转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39]孙静文,王朝阳,田艳鹏,等.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SHR大鼠肾脏TGF-β1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09):2123-2126.

  [40]田艳鹏. 捻转补泻手法对SHR大鼠RAS及肾组织VEGF表达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

  [41]孙静文,田艳鹏,金娜美,等.捻转补泻手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组织NO、NOS含量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0):3684-3686.

  [42]刘炜,朱陵群,陈思思,等.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应激性血压升高大鼠血浆乙酰胆碱及胸主动脉一氧化氮合酶、环鸟苷酸含量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5,40(02):136-140.

  [43]孙启胜,郭骐影,贾文睿,等.针刺捻转泻法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下丘脑基因表达谱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7,42(03):209-216.

  [44]战河,王赫,杨芳媛,等.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顶叶皮质NO、5HT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8,27(03):377-379+383.

  [45]杨芳媛,刘清国.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SHR海马Ach、M1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8,27(07):1129-1132.

  [46]郭秋蕾,刘清国,贾文睿,等.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SHR下丘脑RAS的影响及其中枢机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1):4920-4924.

  [47]孙娇,梁靖蓉,曾天笑,等.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海马-HPA轴的影响及其降压机制[J].针灸临床杂志,2020,36(05):67-70.

  [48]曾天笑,梁靖蓉,孙娇,等.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顶叶皮质IL-6、TNF-α及NGF影响的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20,29(08):1335-1338.

  [49]郝晓敏,梁靖蓉,曾天笑,等.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小脑GABA、Glu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20,29(04):584-588.

  [50]褚亚宇,肖敏佳,谷世喆,等.不同方向捻转补泻手法对血虚证大鼠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百分率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4,35(07):928-930.

  [51]睢明河,周宇姝,马文珠,等.大小刺激量捻转补泻法对血虚证大鼠红细胞计数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4(03):213-216.

  [52]王伟,睢明河.针刺捻转补泻法对血虚证模型大鼠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等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4):31-33.

  [53]李茜. 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血虚证模型大鼠外周血RBC、EPO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

  [54]肖敏佳,褚亚宇,柳杨,等.左右利手捻转补泻手法对血虚证模型大鼠RBC、Hb、IRF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4,9(04):482-484.

  [55]朱宏,董克礼,吴岳,等.补肾活血针刺法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海马脑红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1,52(11):955-957.

  [56]王凡,刘婧,焦志华,等.针刺捻转手法对脑出血家兔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07):2193-2197.

  [57]谢凯,李海舟.强刺激针法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脂代谢的调节作用[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02):122-124.

  [58]周国祥,林亚平,王晓顺,等.不同手法针刺大鼠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β-内啡肽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9(04):70-73.

  [59]朱丹红,许建敏,章婷婷,等.不同刺激量捻转手法针刺后三里穴对高血压家兔血压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2):864-868.

  [60]张俊清,韩科,牟蛟,等.针刺内关穴治疗缺血性中风最佳刺激参数的筛选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3,40(02):329-331.

  [61]胡书香,李翠艳,李强,等.不同频率捻转手法对大鼠胃运动和胃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放电影响的分析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01):106-108.

  [62]王家有,唐纯志,贺振泉,等.“太冲”穴中等强度针刺对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1,36(01):36-39.

  [63]杨华元,钟小红,刘堂义,等.针刺仿真手法对高血压大鼠血压及心肌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8(03):186-190.

  [64]李孟汉,鲁海,杜元灏,等.近10年针刺手法量学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20,36(11):83-87.

  [65]鲁海,张春红.关于针刺最佳刺激量的几个关键因素[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25(03):350-352.

  [66]施静,张沛霖.张沛霖注重针刺手法与量效的临证思路[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6(05):5-9.

  [67]林璐璐,王丽琼,杨静雯,等.针刺时效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针灸,2019,39(05):565-570.

  [68]何晓茜,唐雪青,刘旭峰,等.关于针刺捻转补泻法的演变及思考[J].环球中医药,2019,12(07):1028-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