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思想

您当前的位置: > 学术临床 > 学术思想 >

首都国医名师温振英整体医疗学术思想——诸症互参 体病同治

2014-06-15 22:43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发布人:岐黄 浏览:

 

  温振英,女,1928年生,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二届首都国医名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温振英传承工作室导师,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温振英名医传承工作站”导师。擅长运用“整体医疗模式”治疗哮喘、湿疹、过敏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抽动障碍及小儿多动症等。

  整体观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治疗上强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温振英秉承《内经》《伤寒杂病论》中整体观的理论,提出诊病、治病应当时刻结合患者体质的整体医疗理论,用辨证思维诊治疾病,进一步阐释、补充了中医整体观理论。

  诊病整体观 局部望诊与整体状况结合

  温振英认为,在全身望诊中,通过望神色与形态便可大体得知病情之轻重、疾病之虚实。但单纯的局部望诊不能判定患者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的失衡状态,对于局部的望诊所得一定要与整体情况相结合进行判断。

  整体情况包括患者平素症状描述、临诊时表现的体态、神态、言语动作等。局部情况多观察头发、口唇、舌、咽喉及全身皮肤等。例如对于唇色、咽部颜色的辨识,要根据病人的精神状态、面色、相关症状综合评定是色红还是色淡。

  如一个经常倦怠乏力、多汗、食欲不振,临证查体表现为头发干枯少光泽,面色白光白、气池色暗的小儿,临床多辨证为气虚证,据理推断其唇色应表现为色淡,与其气虚的其他表象相一致,但患儿唇色若为正常儿童的淡红色,此时则应视为异常,乃气虚兼有阴虚之征。

  又如咽部充血是外感风热患者的常见体征,但是否有“咽红”,同样需要整体辨证,正确的辨证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基础。温振英观察咽部情况常要与整个口腔黏膜的颜色相比较,如果患者咽部色红仅表现在局部,而口腔黏膜整体颜色为淡或淡红,再结合患者咽痛明显、咽后壁有淋巴滤泡,可能伴有发热等情况,才视为“咽红”,治疗时可适当应用清热利咽药味。

  若患者咽部颜色与口腔黏膜整体颜色均较为红润,虽有外感症状,亦不宜认为是“热毒内蕴”,而是阴虚体质患者外感的表现,治疗则当以养阴透邪为大法。

  对于舌苔的辨证更应该遵从整体观。她认为舌质更能够体现疾病之本质,舌苔多为疾病之表象,舌质的变化较舌苔较为滞后,舌质、舌苔须互参。

  舌苔白厚,并不一定表示内有积滞,它既可因一时的饮食所伤导致,也可因患者长期脾胃虚弱失于健运所致,还可因某些疾病用药伤及脾胃所致。

  例如患者平素饮食正常,近日因外感发热应用数天抗生素治疗,可能导致脾胃功能受累,运化失职,因而舌苔较厚,这并非一些消积导滞药味所能解决。因此舌苔的辨证同样要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进行整体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