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研习

您当前的位置: > 学术临床 > 经典研习 >

针刺治病的关键是治神

2014-07-01 14:39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发布人:高燕仙 浏览:

  “治神”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凡刺之真,必先治神。”《金针梅花诗钞》又说:“用针者人也。医者之精神治,则造化通,料事明,决断果,使之临危则不乱,卒遇大恐而不能惊。病者之精神治,则思虑蠲,气血充,使之信针不移,信医不惑,则取效必宏,事半而功倍也。”可见“治神”在针刺治疗过程中对医者和患者皆具有重要意义。

  进针前宜审神

  《灵枢·官能》说:“用针之理,必知形气之所在,左右上下,阴阳表里,血气多少,行之逆顺……明于逆顺乃知可治……审于本末,察其寒热,得邪所在,万刺不殆。”《灵枢·本神》又说:“是故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

  可见在针刺临床诊治疾病时,不仅要了解病人正邪之盛衰,病情之虚实,气机之变化,而且应仔细观察、了解掌握其精神情志。进针前审神是治神之关键,在准确地分析发病原因、判断疾病预后,进行正确、全面辨证的同时,还应掌握病人的精神症状、心理状态,了解患者对针刺治疗的认知程度。注意自己的仪态,把握语言分寸和技巧及对患者隐私的尊重等,而且要注意及时地给予患者相应的良性暗示和心理疏导,以增强病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病人从终日沉浸在疾病的烦恼郁闷中解脱出来,再借以针治做桥梁,增强病人的抗病能力,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进针时宜调神

  《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刺之,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说明针刺施术时一方面持针牢固,可防进针时针在指间滑动,便于顺利刺人,减少疼痛;另一方面,“坚者为宝”亦有信心坚定充足之意,自信之心凝于针尖,疗疾之意会于指间,由此针之,坚而有力,直达病所。总之进针时决不可犹豫不决,一定要将医者之“神”集中于拇、食二指,使力贯针尖,动作迅速敏捷,待病人感觉或未及感觉之时,即已将针安然刺人。切忌进针迟缓,如拈如搓,令病人产生畏针心理,以致针入除觉痛外而无得气之感,这样亦会影响针刺疗效。

  窦汉卿要求医者做到“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心无内慕,如待贵人”。又说:“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针灸大成》更进一步指出:“凡下针要病人神气定,气息匀。医者亦如此,切不可太忙。”这些均强调医者在施术时,不仅要做到全神贯注,注意力集中,而且要细察病人的神气,在病人精神聚会的情况下方可刺人。只有医患之间神气相随,才易使针入神人,神至气至,得之心而应之手。只有做到全面调神,使医患彼此沟通,神气相随,精神相印,把握针刺的最佳时机,才能达到《灵枢·九针十二原》中的“必一其神,令志在针”的意境。否则,将会出现《素问·徵四失论》所说的“精神不专,志意不理,外内相失,故时疑殆”的不良后果。

  进针后宜守神

  采用针刺治疗仅有进针时的全神贯注是不够的,《素问·针解篇》曰:“必正其神者,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气易行也。”张景岳也说:“目者神之窍。欲正病人之神,必瞻其目,制彼精神,令无散越,则气神使,脉道易行也。”在此明确指出针刺操作时医者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眼神,引导其精神专一,意守病所。病人在心定神凝的情况下接受针刺治疗,则易于经气疏调,直达病所。《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气至是决定针刺效果的关键。古人又云:“夫行针者,贵在得神取气。”可见神气之相随,不可分离,气运则神行,神行则气通。古代医家认为,行针时既要精神集中,手法灵巧,神寄于思,神现于指,心静指灵,意念在针,又要密切注意病人的反应,细心捕捉每一丝得气的征兆。若针刺入不得气或得气较弱,应遵循《针灸大成》“用针之法,以候气为先”的原则,采取留针候气之法,但仍要意气于针,专心体会气之运行,—旦得气应及时运用适当手法使气聚而不散。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说“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强调了守神之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