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临床

您当前的位置: > 学术临床 > 疾病临床 >

过敏性鼻炎找上小儿家,该如何是好?

2017-02-15 14:15 来源:云南中医微信 发布人:赵春艳 浏览:

  秋季的天高气爽,让人倍感心旷神怡,但如此气候下的秋燥,却也让很多人无所适从,干燥的空气,加上秋风习习,流动的空气中,花粉、尘螨肆意飘散,一不小心它们就可能钻进鼻孔,滋生事端,过敏性鼻炎一触即发,让人难受难堪。尤其是过敏性鼻炎发生在小孩儿身上时,更是令人揪心。过敏性鼻炎找上小儿家,该如何是好?名老中医有妙计!

  鼻鼽,或称鼽嚏,是指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特征的鼻病。本病是临床较为常见、多发的鼻病,与过敏性鼻炎相似。

  本病主要由于肺气虚,卫表不固,腠理疏松,风寒乘虚而入,犯及鼻窍,邪正相搏,肺气不得通调,津液停聚,鼻窍壅塞,遂致喷嚏,流清涕。

  肺气的充实,有赖于脾气的输布。脾气虚而肺气虚。而气之根在肾,肾虚则摄纳无权,气不归元,阳气易于耗散,风邪得以内侵致病。故本病的表现在肺,但其病理变化与脾肾有一定的关系。

  本病的典型症状是呈突发性鼻痒、喷嚏、流涕清稀量多,鼻塞,起病急,消失也快,常反复发作,病程一般较长。鼻内肌膜多呈淡白肿胀,依据病史、症状及体征,诊断一般不难。

  本病应与伤风鼻塞(风寒鼻塞)相鉴别。风寒鼻塞为感受风寒之邪而致,其鼻塞、喷嚏、流涕清稀,常伴有发热、恶寒等全身症状,病程较短,数天后可愈,而本病症状发作突然,消失也快,有反复发作病史,可资鉴别。

  主症:本病症状发作突然,先有鼻腔发痒、酸胀不适,继则喷嚏频作,鼻塞不通,流涕清稀量多,嗅觉暂时减退。检查见鼻内肌膜肿胀湿润,其色淡白或灰白,鼻涕清稀。此外,全身还可能出现头痛、耳鸣、听力障碍等症状。诸症来去迅速,症状消失后,则如常态。

  兼症:证属肺气虚,全身辨证可见倦怠懒言,气短,音低,或有自汗,面色白,舌淡苔薄白,脉虚弱。

  若兼肾虚,则腰膝痠软,形寒怕冷,夜尿多,舌质淡嫩,苔白润,脉沉细。

  疏风通窍配以脱敏中药治鼻炎

  本病症状发作突然,先有鼻腔发痒、酸胀不适,继则喷嚏频作,鼻塞不通,流涕清稀量多,嗅觉暂时减退。检查见鼻内肌膜肿胀湿润,其色淡白或灰白,鼻涕清稀。此外,全身还可能出现头痛、耳鸣、听力障碍等症状。诸症来去迅速,症状消失后,则如常态。但反复发作不但影响通气功能,还影响记忆力,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智力落后。

  病例

  董某,男,5岁。主因鼻塞2个月伴轻咳2天,于1991年12月27日初诊。

  患儿2个月前始鼻塞、鼻痒,遇冷气加重,夜间张口呼吸,重时不能平卧,口干,流黄浊涕,曾到耳鼻喉科检查未发现局部明显充血、鼻中隔歪曲或其他异常情况,而给“鼻炎康冲剂”未效,近2天又因外感而致鼻塞加重,舌质红、苔白,脉滑数。

  血常规:白细胞12.0×109/L,中性0.72,淋巴0.28。

  诊断:西医:过敏性鼻炎;中医:鼻鼽(风寒型)。

  治法:疏风宣肺通窍。

  处方:

  桑叶9g,杏仁9g,桔梗8g,前胡8g,白芷8g,辛夷6g,黄芩8g,焦三仙9g,川朴8g,鸡内金10g,牛蒡子8g,薄荷8g(后下),蝉蜕6g,穿山龙10g,元参8g,滑石8g(布包),甘草2g,水煎服,日1剂,3剂。

  二诊:服药后,咳嗽已愈,鼻塞减轻,白日已无鼻塞,唯夜间睡醒后鼻塞较重,舌尖红苔白,脉滑数,继上方去杏仁、炙杷叶加鹅不食草8g、黄芩6g,以清热解毒,宣通肺窍,继用5剂而愈。

  【按】

  鼻鼽,又称“鼽嚏”。现称“过敏性鼻炎”,为阵发性鼻腔奇痒,打喷嚏连续不断,流大量水样鼻涕,同时鼻塞不通,伴以流泪、头痛、失嗅等为特征。发作突然,消失也快,常常反复发作,《素问·天元正记大论》:“阳明所致者为鼽嚏。”此患儿为风热之邪侵袭肺窍所致,故用桑叶、杏仁、桔梗、前胡、黄芩清肺泄火,佐白芷、辛夷温肺通窍止痒,薄荷、牛蒡子以疏风解表利咽,元参养阴清肺,蝉蜕、穿山龙疏风通窍,又有脱敏作用,三仙、川朴、鸡内金、滑石、甘草和胃消导、化湿通窍,以开郁闭之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