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临床

您当前的位置: > 学术临床 > 疾病临床 >

傅宗翰使用中医膏方案例举要

2014-06-17 17:37 来源:生命时报 发布人:高燕仙 浏览:

  全国著名老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已故老院长傅宗翰主任医师,幼承家学又受业于中医界耆宿张简斋门下。傅宗翰辨证精邃,方药新颖,中药丸、散、膏、丹、汤无所不用。其中膏方使用更是他的特色之点。今举案例选自《傅宗翰医术集锦》一书。

  案一:胸痹(冠心病、心绞痛)

  患者张某,50岁,某厂干部。

  初诊:1976年10月10日。素体阳虚,常觉神萎力乏,胸闷气短,近日劳累过度,元气更耗,致血循不利,营络失和,胸痛频作,痛彻后背,心悸怔忡,总感不安,甚则汗出肢厥,气促喘息,手麻足软,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脉结代细弱无力,心电图示:“频繁性室性期前收缩”,运动试验“阳性”,此属阳虚失展,心痛乃作也,当用温养为法,佐以和血。

  方用:党参10g,黄芪10g,炙草3g,煨姜4g,大枣3枚、桂枝6g,当归10g,赤芍白芍各9g,鸡血藤12g,菟丝子10g,北五味3g。二诊:服药10服,胸闷较轻,手麻已减,胸痛偶作,其势也缓,苔脉同前,仍宗效方继进。上方加红花6g。三诊:继服10服,诸症皆平,复查心电图已示“窦性规则心律,运动试验阴性”。唯脉象仍细弱无力,药已奏效,改用膏方缓缓图治:党参120g,黄芪120g,菟丝子90g,破故纸60g,寄生120g,枸杞子90g,地黄120g,当归90g,川芎60g,红花30g,桃仁30g,玉竹60g,茯苓90g,枣仁30g。照方一服,水煎3次去渣、滤汁、再煎,酌加白糖收膏,早晚各服一匙。

  按:本例症情与“胸痹”相似。“胸痹”一般多见血瘀脉痹之象,然《金匮》中述有“今阳虚知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又指出“可用人参汤主之”。此类胸痹为心阳虚弱不能鼓动血液循行,血滞脉络,心脉痹阻而致,故宜温阳心气为是,宗《金匮》大法,选用党参、黄芪、炙甘草五味子、大枣调益心气,桂枝和煨姜温通心阳,配合当归、赤白芍、鸡血藤养血通络,菟丝子益肾助阳,全方益心气温心阳,和血脉通心络,药后胸痹即减。二诊增入红花加强活血通络之力。三诊诸症皆平,后改以膏方益气补肾,养心活血以善其后。此例是以说明胸痹并非纯系实证,虚痹亦不鲜见。

  案二:哮喘(老慢支、肺气肿、肺心病)

  患者曾某,男,64岁,教师。

  初诊:1976年1月5日。年逾花甲,久病哮喘,肺肾两虚。肺虚卫表不固,肾衰封藏不密,故值冬寒之令,常易感冒咳喘,夜尿次频。近日骤冷,咽痒咳嗽,痰吐白黏,喘息吁吁,气不承接,心忪如悬,怔忡不宁,夜不能眠,卧喜高枕,舌苔薄白,脉来沉细。胸透:肺野透明度增强,膈肌下降,运动幅度减弱,心脏细长垂直,搏动尚规则,心电图见有特殊P波,权先益肺散寒、止咳平喘,继拟膏剂补肾纳气宁心。

  1.防风3g,豆卷9g,苏叶2g,党参9g。3服,水煎服。

  2.党参60g,黄芪120g,冬虫夏草30g,大麦冬60g,五味子30g,鹅管石90g,补骨脂60g,焙坎脐10条,枸杞子90g,淡大云90g,云茯苓90g,甜杏仁60g,半夏60g,陈皮45g。此方一服,浓煎3次滤汁、去渣,用白糖两斤收膏,早晚各服半匙。

  二诊:服煎剂后,外感咳嗽之症罢后,叠进膏剂以来,气喘、心悸诸情逐平。虽虚体未复,声低气怯,间有冒风召感、咳嗽气喘,但其来势较缓,发时也轻,然夜尿仍频而不可久、脉沉细弱乃是肾虚封藏不固,用益肾固脬法配合膏滋治疗。

  覆盆子9g,菟丝子9g,韭子5g,枸杞子9g,地黄9g,五味子2g,山药9g,桑螵蛸9g。连服该方,冬去春来,咳嗽溺频,诸恙渐平,能参加工作,嘱患者第二年冬天再予以调治。

  按:本例久患咳喘,病已由肺及肾,今又演变为肺心,乃由肾涉心。病发之际系肺虚外感,故先用参苏饮扶正解表,继之以二冬、坎脐等补肾纳气,佐以参芪益肺,二陈化痰,专注肺肾,而未投柏子仁、枣仁等宁心之药,盖以心病源于肺,根系于肾,益肺即能安心,补肾犹可扶正,实为追根寻源,抓纲举目,治病求本之法。(于思强 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