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医学习 > 中医妇科 >

前庭大腺炎

2010-04-27 08:34 来源:国医在线整理 发布人: 浏览:

  【概述】

  前庭大腺急性炎症时,外阴两侧或一侧红肿胀痛,甚者蕴毒化脓成为脓肿。当炎症好转后,留下囊液成为前庭大腺囊肿,但又可反复急性发作。属中医“阴肿”、“阴疮”范围。

  【病因病理】

  本病系湿热之邪浸渍外阴所致,甚则蕴毒化脓。亦有因寒凝气血,瘀积肌肤所致。

  1.热毒 经行产后,忽视卫生,或阴户破损,感染邪毒或湿热毒邪,伏于肝经,则湿热毒邪循经流注于阴部,与血气相搏,郁结成疱。

  2.寒凝 寒邪凝滞气血,瘀积于内,邪气不得外出,内陷肌肤。或平素阴虚,气血失畅与疾湿凝结成块。

  【诊断要点】

  1.根据阴户上有红肿热痛,或兼有黄水淋漓的结块,质较。当脓肿形成时,可触及波动感,并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当脓肿内压力增大时脓肿可自行破溃等症候,即可诊断为本病。

  2.本病急性发作期须与外阴湿疹、急性外阴炎鉴别。

  3.本病慢性期前庭大腺囊肿时,须与脂肪瘤、外阴皮脂腺囊肿作鉴别。

  【辨证分型】

  1.热毒 阴户一侧或双侧红肿疼痛,如蚕茧状。不易消退,行动艰难,坐卧不安。数天后,便可成脓溃破,脓多秽臭而稠。一周左右可收口。常有反复流脓而形成窦道。伴恶寒发热,口干纳少,小便涩痛,心烦寐差,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2.寒凝 外阴一侧或两侧肿胀如蚕茧状,皮色不变,坠胀不适,大者可致行走不便,常于经前经期增大,经后恢复至原状,伴面色少华,纳少便溏,神疲体倦。舌淡苔薄,脉细弱。

  【分型治疗】

  1.热毒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味。

  蒲公英15克 金银花9克 野菊花6克 紫花地丁15克 天葵子9克 乳香6克 丹皮12克赤芍12克 皂角刺12克加减:伴发热畏寒者,加荆芥9克、防风9克、薄荷(后下)6克;小便淋痛者,加锐蓄10克、萆粟10克;成脓者,加薏苡仁15克;热毒甚者,加黄连6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

  2.寒凝治法:益气养血,升阳消肿。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15克 当归12克 升麻9克 柴胡9克陈皮6克 白术12克 夏枯草15克 僵蚕4.5克 皂角刺12克 桂枝6克 炙甘草6克加减:若便溏纳呆者,可加生熟薏苡仁各15克、鸡内金6克。

  【中成药】

  1.三黄片 每日3次,每次5片,吞服。适用于热毒型。

  2.一清胶囊 每日3次,每次3丸,吞服。适用于热毒型。

  3.补中益气儿 每日2次,每次6克,吞服。适用于寒凝型。

  【简便方】

  1.外敷法 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局部红肿处。

  2.熏洗法(1)塌痒汤:鹤虱30克、苦参15克、威灵仙15克、归尾15克、蛇床子15克、狼毒15克,煎水熏洗。

  (2)验方:金银花15克、蒲公英30克、赤芍10克、土茯苓30克,煎水熏洗。

  (3)囊腔内注射:前庭大腺囊肿,可用无水乙醇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1 .经行产后应重视个人卫生,保持外阴部清洁,浴具个人专用,每日换洗内裤。以预防外来感染。

  2.急性感染时,局部热敷或冷敷,给予抗菌治疗,若有脓肿形成应及时切开,药线引流须通畅。

  3.前庭大腺囊肿较小无症状者可不予处理,较大或有反复发作,应行前庭大腺囊肿造口术,以利分泌物排出,或作囊肿摘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