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

您当前的位置: > 针灸频道 > 针灸治疗 >

外科病症——胆石病

2010-04-23 09:42 来源: 发布人: 浏览:

【概述】
 
    胆石病指胆道系统的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取决于胆石动态、所在部位及并发症,主要症状为胆绞痛(疼痛剧烈汗出,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并可有程度不等的黄疸,发热。胆绞痛一般短暂,但也有延及数小时的。

    胆石病的治疗以往主要依靠手术。五十年代始用中医排石法,1959年首次报道针刺治疗本病[1]。近二十年来摸索出一套包括针灸在内的以非手术疗法为主的治疗方案,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七十年代后期,有的单位以针灸作为主要疗法配合服硫酸镁治疗胆管结石,获得满意效果[2],此后,进一步发现耳针、电针及光针等穴位刺激之法都有较好的疗效,特别是兴起于南京的耳穴压丸法,不仅能明显地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具有一定排石作用,方法经济简便痛苦小,颇受观迎[3]。有人曾统计869例病人,针灸有效率在69~96.6%之间,排石率46.23~82.1%[4]。有人还对包括电针在内的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胆石病的远期疗效(经1~22年随访)进行分析,发现也较稳定[5]。

    关于针灸对本病的作用机理,不少工作表明,针灸可促使胆汁流量增加,胆囊容积缩小,促进胆囊的蠕动和排空,对括约肌有反复的紧张和松驰作用,从而有利于胆石的排出。

    适于针灸治疗的病人:1、胆总管结石,其直径在1厘米左右,胆管下端无器质性狭窄者;2、肝内胆管多发性结石者;3、直径小于1厘米的胆囊结石,胆囊排出功能较好者。
 
【治疗】
 
    电针

    (一)取穴

    主穴:日月、期门。

    配穴:阿是穴、胆俞。

    阿是穴位置:巨阙与右腹哀连线之中点。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疼痛剧烈、胆囊肿大者加配穴。所有穴位均仅取右侧。直刺进针(胆俞斜刺向脊柱,阿是穴则宜以6寸毫针向胆囊胀大中心斜刺至腹外斜肌下),得气后接通G6805电针仪,用疏密波,强度以病人最大耐受量为度,持续通电60分钟。起针后服50%硫酸镁50毫升,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治疗522例,分稳定型、急性发作型和休克型三类,排石率:稳定型35%,急性发作型89.7%,休克型50%,总排石率为78.4%。与对照组(仅服50%硫酸镁)比较,电针疗效明显为高(P<0.01)[2]。
 
   
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胆俞、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位于右上腹,触痛最显著处。

    (二)治法

    胆俞仅取右侧。以氦一氖激光器照射,波长6238埃,激光管出光口与皮肤距离为30~60厘米,输出功率2毫伏,光斑直径2厘米左右,每穴分别照射10分钟,每日2次。同时服33%硫酸镁,每次10~20毫升,每日3次。

    (三)疗效评价

    穴位激光照射治疗50例,总有效率98%,排石率为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