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

您当前的位置: > 针灸频道 > 针灸治疗 >

五官科病症——过敏性鼻炎

2010-04-23 09:42 来源: 发布人: 浏览:

【概述】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故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以发作性鼻痒、鼻塞、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及鼻粘膜水肿、苍白、鼻甲肿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报道,首见于1957年[1]。在五十年代有多篇临床资料。六、七十年代各地亦有这方面的观察文章发表,除用针刺疗法外,尚有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等法。近十余年来,针灸治疗本病获得了较大的进展,多种穴位刺激之法,包括指针、光针、灸法(艾灸、冷灸)、耳穴压丸、耳针等,都被应用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并且积累了大量的病例,有的论文一次就报告500例以上病例的观察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针灸治疗本病的临床规律。此外,日本医者用针灸及良导络法治疗过敏性鼻炎也取得较好的效果[2]。关于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机理研究,则有待进一步开展。
 
【治疗】
 
    冷灸(之一)

    (一)取穴

    主穴:分3组。1、大杼、膏肓;2、风门、脾俞;3、肺俞、肾俞。

    (二)治法

    灸药制备:按白芥子50%、细辛30%、甘遂20%的比例称取药物,共研细末,用鲜生姜汁调和,分做成直径1厘米大小的药饼备用。

    于每年初伏、二伏、三伏进行治疗。每次选一组穴。贴敷时,先将麝香少许撒于药饼面上,用4厘米2大的胶布,将药饼贴于穴位上。可敷贴1~3小时,如病人感觉灼热难忍,宜提前将药饼除去。小儿贴药半小时即可。部份病人贴药后出现水疱,可涂以龙胆紫药水并盖上消毒敷料。上述三组穴位,轮流选用,3次为一疗程,每年完成一疗程。本法孕妇及实热症明显者慎用。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临床痊愈:贴药后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观察1年未见复发;有效:贴药后症状及体征减轻,或发作次数减少;无效:症状及体征未见改善。
    共治556例,临床痊愈58例,有效405例,无效93例,总有效率为83.2%[3]。
 
   
冷灸(之二)

    (一)取穴

    主穴:印堂。

    配穴:内关。

    (二)治法

    灸药制备:斑蝥一味(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生用,去头、翅研末,亦可炒酥研末过筛,装瓶备用。

    一般仅取印堂穴,效不佳时改用内关穴。令病人取仰坐或仰卧位,常规消毒穴位,待干燥后,用一块1厘米见方之胶布,中间剪一黄豆大小孔,贴在穴位上。以斑蝥粉适量,加水、蜂密、醋调为糊状(不宜太稀,以免流溢他处),将药物直接涂于小孔内的皮肤上。亦可用干斑蝥粉置于孔内。然后再取1平方厘米之胶布覆盖在原胶布上。24小时后去掉。每周1次。注意:斑蝥为剧毒药品,有强烈发泡作用,外贴面积不宜过大,尤其不可误入眼内。贴后出现水疱,小者不须处理,大者用消毒针穿刺后涂以龙胆紫药水。

    (三)疗效评价

    共治数百例,有疗效统计的263例,其有效率为95~97.1%[4,5]。
 
   
针灸

    (一)取穴

    主穴:印堂、鼻通。

    配穴:百会、迎香、合谷、风池。

    鼻通穴位置:鼻骨下凹陷中,鼻唇沟上端尽处。本穴又名鼻穿、上迎香。

    (二)治法

    主穴为主,酌加配穴1~2穴。印堂穴用1.5寸30号毫针,以提捏法进针,刺入2分,得气后针尖向下,沿皮下慢慢刺入1寸,用捻转结合提插,使针感到达鼻准头,内及鼻腔。鼻通穴,以1寸30号毫针,先刺入2分,得气后针尖朝向印堂方向沿皮斜透刺,至鼻腔有发胀感为宜。留针2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1次。百会穴用艾卷作雀啄灸,灸15~20分钟。余配穴得气后,施平补平泻之法,继而接通电针仪,连续波,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宜。持续30分钟。上述方法,针刺每日1次,灸疗日可2次。10天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160例,临床痊愈105例,显效28例,有效2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7.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