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

您当前的位置: > 针灸频道 > 针灸治疗 >

五官科病症——老年性白内障

2010-04-23 09:42 来源: 发布人: 浏览:

【概述】
 
    白内障是晶状体混浊的疾病。其中老年性白内障约占所有白内障病人的50%以上。随着人类平均年龄的增长,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率有逐渐增长之势。老年性白内障,为50岁以上者,双眼同时或先后逐渐发生。分皮质性和核性两类。皮质性多见,据临床发展过程分为初发期、未成熟期、成熟期和过熟期4期。老年性白内障病因不明。现代西医学在早期虽可用药物治疗,但疗效未肯定,仍以手术为主。

    现代针灸治疗白内障,早期的报道在1959年[1]。60年代,尚有试用耳针的。但总的来说,这方面资料不多,观察的病例也不专指老年性白内障。近20年来,通过反复实践,已经总结出针灸主要适用于老年性白内障的初发期,对其他三期及并发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等,效果都不甚满意。在穴位刺激方法上,除针刺外,尚用穴位注射、挑治法及头针。海外,主要是日本,从60年代末起也开始探索针灸治白内障之法,如灸角孙穴、头针视区结合体针等,还发现了一些新穴,如眼窝内穴,拇食指中间指缝中等。

    关于针灸对老年性白内障的实际效果,目前海内外学者较一致的看法是:针灸等穴位刺激法有助于视力一定程度的恢复,防止晶状体进一步混浊,但对已经混浊的部份不易改善。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还有一种针拨治老年性白内障的方法,亦称金针拨障法。这实际上是一种独特的传统眼科手术,故这里略而不论。
 
【治疗】
 
    耳穴埋针

    (一)取穴

    主穴:眼、肝、肾。

    配穴:内分泌、交感、神门。

    (二)治法

    主穴每次必用,配穴酌配1~2穴。采用埋针法。对耳廓常规消毒后,用镊子夹住经严格灭菌之图钉形揿针,选准穴位刺入,约1毫米深。用胶布固定,并予按压3~5分钟,使患者感胀痛及耳廓发热潮红。每次贴1侧耳,3~5日换贴1次,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周。

    (三)疗效评价

    共治233例,以与上述相同的标准评定,显效123例(52.8%),有效79例(33.9%),无效31例(13.3%),总有效为86.7%[4,5]。

    体针加耳穴压丸

    (一)取穴

    主穴:睛明、球后、健明、承泣。

    配穴:分2组。1、翳明、合谷、足三里、肝俞、肾俞、脾俞、光明;2、心、肝、肾、皮质下、眼、目1、目2(耳穴)。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1~2穴,配穴第1组为针刺,取2~3穴;第2组耳穴压丸,取4~5穴。操作如下:眼区穴,针刺时嘱病人闭目,以左手拇指固定眼球,针缓缓刺入0.5~1.0寸,得气(针感扩散至眼球)为度,不作提插捻转。配穴,得气后用补法。留针20~30分钟。取针后,在耳穴上以王不留行籽一粒置于0.7×0.7厘米2小方块肌肤宁贴膏或普通胶布上,予以贴敷。并让患者每日指压2~3次,每次10分钟。体针,每日或隔日1次,双侧均针,15次为一疗程;耳穴压丸,3日1换,5次为一疗程,每次贴一侧耳,双侧交换。疗程间隔5~7天。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显效:在原视力基础上提高2行以上;有效:在原视力基础上提高1~2行;无效:视力提高不足1行,无改变或减退。

    共治270只眼,总有效率在73.3~98.2%之间。其中168只眼按上述标准评定:显效为108只眼(64.3%),有效为55只眼(32.7%),无效5例(3.0%),总有效率为97.0%[2,3]。

    挑治

    (一)取穴

    主穴:颈椎6、颈椎7、胸椎1、挑治点。

    挑治点位置:上述3椎,以每椎棘突为1挑治点,其周围0.5厘米处取6个挑治点。此7点(即棘突1点和周围6点)成梅花形分布。3椎共21点。

    (二)治法

    器械:特制不锈钢针1根(长5厘米,直径1毫米)、手术刀1把、小火罐1个。

    患者正坐,头向前倾,充分暴露穴位。开始3次,分别挑治颈椎6、7和胸椎1棘突挑治点,第4至12次,分别在棘突周围左右上下相对称两点挑治。选定挑治点,常规消毒,局麻后,挑破皮肤,挑出白色纤维物数十根,直至白色纤维挑净为止。挑治后有少量出血,擦干并拔火罐,吸出少量血液,即起罐,再将血擦干,盖以消毒敷料。第1~4日,每天挑治1次,第5次起,每周挑1次,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周。

    (三)疗效评价

    共治40例74只患眼,显效16只(21.7%),有效34只(45.9%),无效24只(32.4%),总有效率为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