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意外

您当前的位置: > 针灸频道 > 针灸意外 >

针灸感染与折针——针灸感染

2010-04-22 23:39 来源: 发布人: 浏览:

【概述】
 
    因针灸导致的感染,亦是最为常见的针灸意外事故之一。早在古代,人们就已有所认识。如“乳中,禁不可刺灸,灸刺之。不幸生蚀疮。疮中有脓血,清汁者可治,疮中有息肉若蚀疮者死”(《针灸甲乙经·卷三》)。现代,国内外都不断有报道,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针灸感受染,以针刺感染多见。

    针灸感染,包括针灸损伤所致的外科感染和针刺传播两类。

    前者包括化脓性感染和一些特异性感染,包括骨髓炎和气性坏疽等,其中,气性坏疽,国内外均有报道。重者可引起败血症并广泛性血管内凝血,甚至失治死亡。亦有穴位注射不当,造成气性坏疽,以截肢保住生命的。

    针刺传播,是指针刺工具作为媒介物传播致病微生物,其中最为危险和常见的是病毒性乙型肝炎的继发感染。我国虽仅报道过4例,但海外,已在美国、英国、瑞士、意大利等不少国家发生过多次针刺造成的感染事件。如美国佛罗里达州卫生局和健康处对该州奥伦治县一个按摩诊所103例1980年2月至5月接受针灸治疗的病人进行调查。其中,有6例发展成肝炎,没有接受针灸的病人无一例发生乙型肝炎(P<0.0001=。查其原因,因针具是以氯化苯酮液(一种低效力的清毒剂)浸泡24h,未能消毒目的。值得注意的是, 日本近年来, 针刺事故致丙型肝炎感染率也趋向上升,各家报告不一,统计字数约为3%~5%。但是推测针刺事故实际数字要高于报告数字几倍,实际感染率接近10%。

    除了乙型肝炎之外,针刺消毒不严还可传播破伤风,迄今我国公开报道的有10余例之多,均发生在闭塞的乡村,且系非医者用未经消毒的针具刺后所致。

    值得一提的是,针刺尚可能种植寄生虫。如某一38岁患者,8年前右上腹出现一鶏蛋大包块,逐年增大。一年前在包块处针刺治疗二次后,结果,右上腹触及一鹅蛋大包块,右下腹触及乓乒乓球大包块3个。手术发现肝门处一鹅蛋大包块,大小网膜及肠系膜等处均布有灰白色囊肿。

    因此,预防针刺感染,无论是上述哪一类情况对每一个针灸医师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