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学中医》第二季

您当前的位置:国医在线 > 独家策划 > 《跟我学中医》第二季 >

去“火邪”有良方

2016-07-14 16:28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刘伟 浏览:

本文为《跟我学中医》专栏第392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火,象征着光明。火的产生推动了工业时代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从日常的火柴、蜡烛、打火机在到制陶、冶炼、汽车发动机、宇宙飞船等等,火对我们的生活太重要了。可是当过度的使用,又会导致什么呢,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温室效应。

  而在中医里,人体被视为一个小宇宙,当人体感受外界的热太过,热就会化火,变成邪气,当火邪侵犯人体又会有什么样的病理反应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什么是外感火邪。

  外感火邪是什么?

  中医认为凡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火(热)之邪。是外感六淫(风火暑湿燥火病邪)之一,所以风、寒、暑、湿、燥人里皆可化火,又称为“五气化火”,就是说这种火邪是来自外界因素影响的,如气候的变化,因为火(热)盛于夏季,但不如暑邪那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见火热为病,如春有春温,夏有暑温,秋有温燥,冬有冬温。

  那么也许有人会疑惑了,温、热、火这三种邪气性质都很相似,又应该怎么区分开来呢?外感之火由直接感受温热邪气所致,如果从温度的角度来解释的话,那温邪<热邪<火邪,可见火邪甚于温热,所以有“温为热之渐,火乃热之极”的说法,这句话道出了温、热、火三者的联系,即温能化热,热能生火。

  火热之邪都有哪些致病特征?

  1、火热为阳邪,易伤津耗气

  一切光明的、轻扬的、活动的皆属于“阳”,而阳邪即为火热太过,像平日里我们烧开水,如果让水这么一直烧着,水肯定会被蒸发干掉,人体内的津液也是一样,当火热太过时,人体的津液就像开水的蒸汽一样就变成汗液,而过度的出汗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咽干口燥,口渴爱喝凉水,严重时还会出现发高烧,便秘等明显现象,这些都是内体津液不足的表现了。

  2、火热之邪炎上

  不论把蜡烛如何倒过来倒过去,火的方向都不会改变,因为热都是垂直往上走的,这就是火热具有向上燔烧、升腾上炎的特性。所以有些人一吃辛辣的东西就会常常长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眼睛红肿涩痛等,这些火热之气往上走的表现。

  3、火热易生风动血

  在中医五行里,有金水木火土相生相克的关系,而金水木火土又对应着人体的五个脏腑(肺肾肝心脾)。好比突然有一场森林大火,把拦风的树木全烧了,那以后当风吹过这里时就会比之前大得多。在人体内,树木对应肝脏,体内火热太多,就会损伤肝脏的功能,制约不了风的肆虐,所以中医常说的肝风内动就是这么来的,而肝风内动最常见的病就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中风了,也就是西医所说的脑出血。

  4、火性躁动,易扰心神

  中医认为心主神志,属火,为阳中之阳。五行中火对应的是人体五脏中的心。心藏神,当火热之邪伤于人体,心火太过时,神就藏不住了,神往外跑,人就会神志不清,正如我们常说的精神病,大家都知道精神病患者都是心烦失眠、狂躁妄动,甚至自言自语等等,这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5、火热易致疮痈

  《灵枢·痈疽》中所说:“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名曰痈。”就拿肺痈来举例吧,肺痈的病人会出现发热、胸痛、咯吐腥臭脓血痰等主要临床症状,这就是风热犯肺,热久化成火毒聚在肺里,就会使局部红肿热痛,就会出现胸痛,痰液就会练化成脓,所以咳出腥臭脓血痰是肺痈病人最典型的一个症状。

  那应当如何去火呢?

  火热炽盛

  症状:高热烦躁,面红目赤,气粗,口渴饮冷,口臭,便秘,小便红,或皮肤会出现斑疹,吐血,或精神昏迷说胡话,两眼直视,抽筋、抽搐,严重时还会晕倒。舌尖红绛,舌苔黄腻,或燥黄起刺,脉滑数或滑实。

  病机:火毒壅盛,充斥三焦。

  治法:泻火解毒。

  方药:黄连解毒汤加减。

  刘渡舟医案

  孙某某,男,55岁,1992年4月21日初诊。三年前,洗浴之后汗出为多,吃了两个橘子,突感胸腹之中灼热不堪,从此不能吃面食及鸡鸭鱼肉等荤菜,甚则也不能饮热水,如有触犯,则胸腹之中顿发灼热,令人烦扰为苦,必须饮进冷水则得安,虽属数九隆冬,只能饮凉水而不能饮热水。去医院检查,各项指标未见异常,多方医治无效,专程由东北来京请刘老诊治。经询问,患者素日口干咽燥,腹胀,小便短黄,大便干,数日一行。视其舌质红绛苔白腻,切其脉弦而滑。据脉证特点,辨为“瘅热之病,《金匮》则谓¨谷疸"。乃脾胃湿热蕴郁,影响肝胆疏通代谢之能为病。

  治法:清热利湿,以通六腑,疏利肝胆,以助疏泄。疏方:柴胡茵陈蒿汤。柴胡15克,黄芩10克,茵陈15克,栀子10克,大黄4克。服药7剂,自觉胃中舒适,大便所下秽浊为多,腹中胀满减半。口渴欲饮冷水,舌红、苔白腻,脉滑数等症未去,此乃湿热交蒸之邪,仍未驱尽,转方用芳香化浊,苦寒清热之法,以黄连解毒汤清热泻火,火去则湿孤;加佩兰以芳香醒脾化湿而除陈腐,《内经》即对湿热困脾的“脾瘅病’’而有“治之以兰,除陈气”之说。佩兰12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黄柏10克,栀子10克。连服7剂,口渴饮冷已解,舌脉恢复正常,胃开能食,食后不作胸腹灼热和烦闷,瘅病从此而愈。(《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199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