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学中医》第一季

您当前的位置:国医在线 > 独家策划 > 《跟我学中医》第一季 >

为什么说心主血脉?

2015-06-25 15:15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高燕仙 浏览:

  本文为《跟我学中医》专栏第40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一、心主血脉

  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有主管血脉和推动调控血液在脉道中循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的作用。心主血脉包括心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

  1、主血:心主血功能包括推动血液运行和血液生成两个方面。

  一是行血以输送营养物质。心气能推动血液运行,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人体各脏腑器官、四肢百骸、肌肉皮毛以及心脉自身,皆有赖于血液的濡养,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以维持生命活动。血液的运行与五脏功能密切相关,其中心的搏动泵血作用尤为重要,而心脏的搏动,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和调控作用。心气充沛,心阴与心阳协调,心脏搏动有力,频率适中,节律一致,血液才能正常地输布全身,发挥其濡养作用。若心气不足,心脏搏动无力,或心阴不足,心脏搏动过快而无力,或心阳不足,心脏搏动迟缓而无力,均可导致血液运行失常。

  二是心参与血液的生成。心有生血的作用,即所谓“奉心化赤”。主要指饮食水谷经脾胃之气的运行,化为水谷之精,水谷之精再化为营气和津液,营气和津液入脉,经心火(即心阳)的作用,化为赤色血液,即《素问∙经脉别论》所谓“浊气归心,淫精于脉。”清∙唐宗海《血证论》说:“火者,心之所主,化生为血液以濡养周身。”可见心总司一身血液的运行及生成的作用。若心火虚衰,可致血液化生障碍。

  2、主脉:心主脉,是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使脉道通利,血流通畅。心与脉直接相连,形成一个密闭循环的管道系统。心气充沛,心脏有规律的搏动,脉管有规律的舒缩,血液则被输送到各脏腑形体官窍,发挥濡养作用,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脉,即血脉,为血之府,是容纳和运输血液的通道。营气与血并行于脉中,故《灵枢决气》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血液能正常运行,发挥其濡养作用,除心气充沛外,还有赖于血液的充盈和脉道的通利。血液是供给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营养物质的载体,心血的充盛,使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得以正常发挥。脉道通利,是指脉道富有弹性并畅通无阻。脉管的舒缩与心气的推动和调控作用有关。心阳与心阴协调共济,则脉道富有弹性,脉管舒缩有度,血液通畅,既不过速而致妄行,又不过缓而致瘀滞。如此血液方能在经脉中流行不止,循环往复,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才能源源不断地获得血液供给的营养。只有心气充沛,心阴与心阳协调。血液才能在脉管中正常运行,周流不息,营养全身,呈现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有力等征象。若心气不充或阴阳失调,经脉壅塞不通,舒缩失常,不能正常地输送血液,人体得不到血液濡养,常见心悸怔忡或心胸憋闷疼痛,唇舌青紫,脉细涩或结代等症。心、脉、血三者密切相连,构成一个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首先,脉管必须通畅;其次,血液必须充盈;第三,心气必须充沛。有了这三个条件,血液就能在全身正常运行,三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都可能产生病变,其中心脏的正常搏动,对血液循环系统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起着主导作用。

  心主血脉的功能是否正常,可以从面色、舌色、脉象及胸部感觉四个方面反映出来。若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则面色红润有光泽,舌色淡红荣润,脉象和缓有力、节律均匀,胸部舒畅。若心血亏虚,则面色与舌色皆淡白无华,脉细无力,心悸,心慌。若心火亢盛,则面赤,舌红,舌尖起芒刺或碎烂疼痛,脉数,心中烦热。若心脉瘀阻,则面色晦暗,舌色青紫或见瘀斑,脉涩或结代,胸部憋闷刺痛。

作者简介

  董明会:讲师,硕士研究生,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师。主讲《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