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创建南京市中医院痔科。创立“注重症状,功能唯先”、“局部与整体兼顾,内外兼治”的肛肠疾病诊治理念,其创立的分段齿形结扎疗法等成为中医肛肠界的经典术式。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首任会长。
丁泽民,男,1919年8月生,江苏扬州江都人,中共党员、农工民主党党员,大专学历,南京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丁氏痔科第八代传人。
1948年毕业于南京国医传习所,1953年毕业于南京市中医进修学校中医学专业,第一、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首任会长、终身名誉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59年、199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83年、1989年被卫生部评为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1981年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1999年被江苏省中医药局评为省名中医,2013年被江苏省医学会授予“医师终身荣誉奖”,1995年被南京市政府评为首届“十大科技功臣”。
一、创立现代中医肛肠疾病诊疗新理论
(一)立身医道、捐方报国。丁泽民幼承庭训,18岁时跟随其父——著名中医丁辅庭习医。先后在扬州、南京等地开办诊所,医术享誉四方。1956年,他将凝聚了数百年经验的祖传中医专科方剂、药物、器械无私捐献给国家,创建了南京市中医院痔科,并被原卫生部聘为全国痔瘘高级专家研究组成员。“丁氏痔科”已被江苏省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建新说、立新法、研新方。丁泽民力主革新,汲诸家之长,创立了“注重症状,功能唯先”、“局部与整体兼顾,内外兼治”的肛肠疾病诊治理念。他革新古代疗法,针对四期环状混合痔、高位复杂性肛瘘等系列肛肠疑难疾病,创立了分段齿形结扎疗法、定向分段挂线法和切开挂线缝合旷置术,业已成为中医肛肠界的经典术式。他针对世界性医学难题—克罗恩病肛瘘,创立了“温阳透热,健脾泄浊法”和“气药灌肠法”,研制了“溃结灌肠液”;针对慢性顽固性便秘,创立了“扶阳固本,升清降浊”法及“针药并用”治则,在临床上沿用至今。他研制的30余种专科制剂,疗效显著,数十年来一直沿用。他主持开展了20余项重点课题,有13项成果获得了省部级奖励,并与欧美开展了国际合作项目,在世界医学舞台上彰显了中医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