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医论文 > 针灸推拿 >

运动针法结合常规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30例(2)

2015-08-27 16:35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高燕仙 浏览: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1)发病突然,或有面部受凉、风吹病史;(2)除部分患者起病后有耳痛、额面部不适外,多数患者因说话不便或被他人发现患病;(3)患侧鼻唇沟变平坦,口角低,额纹消失,鼓气时漏气,齿颊面问常有食物存积;(4)角膜反射,眼轮匝肌反射,口轮匝肌反射,威吓瞬目反射均减退;(5)恢复期可见患侧面肌痉挛,偶见“鳄鱼泪”现象,即嚼食物时,伴有流泪;(6)损害在茎乳孔以上影响鼓索支时,则有舌前2/3味觉障碍;损害在镫骨神经处,可有听觉障碍;损害在膝状神经节,可有乳突部疼痛、外耳道及耳廓之感觉障碍或出现疱疹样损害,损害在膝状神经节以上,可有泪液、唾液减少;(7)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周围性面瘫(如外伤、颅脑病变、腮腺肿瘤、化脓性、耳源性所致的面神经麻痹及格林-巴利综合征),病程在2月以上及2年以下经治疗仍没有明显恢复者。

  1.3 纳入标准

  (1)自愿作为受试对象,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2)符合顽固性周围性面瘫诊断标准者;(3)病程在2个月以上及2年以下者;(4)年龄在18岁至65岁之间,男女性别不限。

  1.4 排除标准

  (1)妊娠及哺乳期妇女;(2)外伤、颅脑病变、腮腺肿瘤、化脓性及耳源性等原因所致的面神经麻痹及格林-巴利综合征;(3)病程小于2月或大于2年者;(4)过敏体质者;(5)心脏病及对针具有恐惧感者;(6)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治疗者。

  2、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仰卧位,取双侧合谷、外关、阳陵泉、足三里针刺得气后,令患者尽量做皱眉、闭目、露齿、鼓腮和撅嘴等动作,到最大位置时停留5——10秒,再进行以上动作循环10分钟。然后取双侧风池、太阳、阳白、下关,患侧攒竹、四白、颧髎、地仓、颊车、迎香、承浆进行针刺得气后继续留针30分钟。

  对照组:患者仰卧位,取双侧合谷、外关、阳陵泉、足三里、风池、太阳、阳白、下关,患侧攒竹、四白、颧髎、迎香、地仓、颊车、迎香、承浆进行针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

  操作方法:针具选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苏州市华伦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0.25×25——40mm毫针进行针刺。针刺之前,嘱患者排空膀胱,根据不同的患者揣穴定穴及评估针刺深度。再进行穴位常规消毒,参照沈雪勇、许能贵主编的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4],合谷直刺0.5——1.0寸,外关直刺0.5——1.0寸,阳陵泉直刺1.0——1.5寸,足三里直刺1.0——1.5寸,风池向鼻尖方向斜刺0.8——1.0寸,太阳斜刺0.3——0.5寸,阳白直刺0.3——0.5寸,下关直刺0.5——1.0寸,攒竹平刺0.5——0.8寸,四白直刺0.3——0.5寸,颧髎直刺0.3——0.5寸,地仓斜向颊车方向透刺1.5——2.0寸,迎香斜刺0.3——0.5寸,承浆斜刺0.3——0.5寸。以上两组针刺穴位针刺得气后患侧面部穴位采用补法,健侧面部穴位采用泻法,余穴采用平补平泻法,隔日进行1次,10次为1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土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及率表示;非正态分布者采用秩和检验。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以0.05为检验水平。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

  4、疗效分析

  4.1 疗效标准

  参照《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5]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面瘫的疗效标准。治愈:患侧额纹显现,两侧额纹及鼻唇沟对称,患眼闭合基本正常,鼓腮、露齿无障碍。有效:患侧额纹出现,但较健侧浅,患侧眼睑闭合较健侧迟缓,但无流泪或迎风时偶有流泪,闭眼及露齿轻度障碍。无效:症状无好转,两侧额纹及鼻唇沟明显不对称,闭眼及露齿严重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