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医论文 > 药物研究 >

中药泡足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4-01-22 17:02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岐黄 浏览:

大理州宾川县中医院:黄振萍 

  【摘要】

  目的 观察常规治疗结合中药足浴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入选的糖尿病足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法分为治疗组78例,对照组28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加强全身及局部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足浴。观察两组中医症候改善、综合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1.03%,对照组为7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症候较治疗前改善(P<0.01),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常规治疗结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无破溃者有安全、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足;中药泡足;足浴方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以及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足部疼痛、溃疡、感染、肢端坏疽等病变,严重时可致截肢。主要病理基础是肢端缺血、神经病变、微循环障碍和感染。临床主要表现为足部麻木、变凉,出现肿胀或紫色,感觉减退、疼痛、溃疡及坏疽,抗感染力下降,伤口愈合缓慢,甚至因无法愈合而截肢。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亦较前明显增高。糖尿病者下肢截肢的相对危险性为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大量资料表明,糖尿病足不但降低了糖尿病患者生活的质量,而且还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15%左右的糖尿病患者会在其一生中发生溃疡,大约85%的截肢是由于足溃疡引发的。在非创伤截肢中,糖尿病患者占50% 以上。目前临床对于糖尿病足多采用抗感染、清疮、降糖配合活血通络、营养神经等治疗,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临床疗效欠理想。预防和治疗足溃疡可以明显地降低截肢率。

  1 资料与方法

  我科采用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患者10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1  诊断标准  病例纳入标准糖尿病的诊断按1999年WHO推荐糖尿病诊断标准[1]:空腹血糖(FPG)>7.0mmol/L(126mg/dl);或糖耐量实验(OGTT)中服糖后2h血糖≥11.1mmol/L(200mg/dl);或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dl)。糖尿病足诊断按Wagner分级[2]。0级:存在足溃疡危险因素,但目前无溃疡;1级: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2级:较深的溃疡,常合并软组织感染,但无脓肿或骨感染;3级: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4级: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前足背);5级:全足坏疽。

  1.2  纳入标准 (1)年龄30-68岁;(2)临床诊断符合糖尿病足按Wagner分级为0级者均可纳入标准。临床症状为双下肢、足部发凉、发麻、肿胀、疼痛,皮肤色泽变紫,足背动脉减弱或消失;(3)超声多普勒可见足部血管腔狭窄或闭塞,管壁增厚,血流速度减慢;(4)有糖尿病其他并发症者也可入选。

  治疗组78例,男性47例,女性31例,年龄47~68岁;糖尿病病程(9.14±1.27)年;分级:0级78例;其中活动受限19例。

  对照组28例。男性13例,女性15例,年龄30~59岁;糖尿病病程(9.18±1.19)年;分级:0级26例,1级1例。3级1例;其中活动受限9例。

  两组患者全身营养状况一般,无其他并发症者,在年龄、性别及临床症状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排除标准  (1)糖尿病足按Wagner分级为1级或以上者;(2)精神病患者、不能合作或不能坚持连续治疗者;(3)有心、脑、肝脏病变者;(4)合并有严重急、慢性感染、癌症患者;(5)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及近期有妊娠打算的患者;(6)行下肢血管旁路移植及截肢术者;(7)血压不能控制在160/100mmHg以下者;(8)有活动性出血者。

  1.4 病例剔除与脱落标准

  (1)凡不符合纳入标准而被误入的病例应予以剔除;(2)未按规定观察测量或资料不全影响观察判定者应予以剔除;(3)观察中患者自行退出者应视为脱落;(4)观察中出现不良事件不宜继续观察者视为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