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系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医论文 > 中医内系研究 >

中医学在方剂配伍中顾护脾胃思想初探

2015-08-29 14:24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高燕仙 浏览:

籍莉  秦竹[1](云南中医学院

(本论文荣获“第二届兰茂中医药发展学术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

  摘要:中医方剂配伍方法众多,渗透着顾护脾胃的思想。无论是汉代的张仲景,还是金元四大家的朱丹溪、李东垣,还是近代的张锡纯、黄煌等名老中医,在其遣方用药及病后调护等方面都强调顾护脾胃的思想。

  关键词:历代医家;方剂配伍;顾护脾胃。

  In past dynasties in view of protecting the spleen prescriptionJi-Li,    Qinzhu*(Yunnan college of TCM)

  Abstrac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compatibility method is numerous, the thought of the spleen and stomach.Both in Han Dynasty, Zhang Zhongjing, or jinyuan four of Zhu Danxi, Li Dongyuan or modern Zhang Xichun, huanghuang who were  old  chinese  medicine etc.

  Key word:  Doctors in past dynasties;Prescription compatibility;Care for the spleen and stomach

  中医方剂的发展从伊尹制汤液开始,《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了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后来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发展完善,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方药配伍方法多种多样,诸如君臣佐使、升降浮沉、性味归经、调治阴阳等配伍方法,但仔细研究这些方法不难发现其都含有顾护脾胃的理念,可见顾护脾胃的思想是中医方剂配伍的重要思想之一。《素问·经脉别论》指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浊气归心,淫精于脉”和“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素问·五脏别论》“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原也。”均可见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主统血等生理功能有助于协调全身各脏腑的功能运动,有助于气血的生化与运行。下面就从方剂中药物的配伍、制作方法与服用方法及疾病后期的养生保健三个方面来简述下方剂配伍中顾护脾胃的思想。

  1、方药配伍

  1.1张仲景《伤寒论》中载方113首,有96首与入脾胃大肠经的药物相配伍,充分体现了仲景在方药的配伍和运用上,不忘顾护脾胃后天之本的学术思想[1]。例如:桂枝汤中生姜大枣、炙甘草相配调和营卫,助汗化源,调理脾胃功能;四逆散柴胡与枳实相配一升一降调和肝脾,再使以炙甘草益脾和中,以达疏肝理脾之功。此外,仲景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多用炙甘草而少用甘草作为使药,究其原因,多与其顾护脾胃的思想有关。其一从药性上来看甘者缓之;其二甘草颜色为黄色,按五行划归于脾,属脾脏之药;其三蜂蜜调制,增强其益胃和中之效。

  1.2朱丹溪的主要学术贡献在其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创立了滋阴降火大法,殊不知朱丹溪也非常重视中焦脾胃,治病用药突出顾护脾胃之思想。其认为脾胃为冲和之气,具有养阴配阳之功,故凡脾胃受损,损伤了清纯冲和之气,则可使其受纳运化失常,从而导致阴阳失调,产生疾病[2]。故其重视脾胃之气,如在治疗盗汗证的四制仙术散中,白术为君药,用量为四两以培养脾胃之气,以助于恢复津液的正常代谢。

  1.3吴鞠通在《温病条辩》中,通过精当的遣方用药来体现顾护脾胃的思想。其用药尽量做到少而精,以减轻脾胃负担而顾护脾胃。如三仁汤、白虎汤、翘荷汤等。这一思想对后世医家的影响深远,例如近代医家黄煌先生,其在临床治疗温病方面,多用药精简,以顾护脾胃。[4]

  1.4张锡纯遣方用药强调顾护脾胃,尤善用山药。《医学中衷参西录》的160首方中,有48首应用山药,有27首以山药为君药,如醴泉饮、薯蓣半夏粥、三宝粥等等[3]。张氏在160首自拟方中,以“升”“降”命名的方剂有11首,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可见其重视中气的运行。[10]

  2、制法和服法:

  2.1从仲景方药的制剂及服法方面分析其顾护脾胃对治疗疾病的重要意义。(1)制作方法上:峻剂缓投。如祛痰猛剂皂荚丸,使其“刮去皮,用酥炙”以蜜为丸,又佐枣膏和汤服,以缓和其峻烈之性,体现了“先安未受邪之地”,顾护脾胃思想【5】;(2)服药法:《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篇中白术散用于孕妇体质虚弱而出现胎动不安的症状,在服用时要加入醋浆水或小麦汁以培补中焦。此外,有些方药中含有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如大黄硝石汤、苓桂术甘汤等,多嘱患者将药物放温后服用,以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再如涌吐峻剂瓜蒂散,以吐为度,得吐后,立即停药,以防过量伤中。峻下逐水之剂十枣汤,方中三味药物药性峻烈恐其损伤正气,故加用肥大枣十枚煎汤送服,并在下利后嘱患者服糜粥自养,以防伤中。

  2.2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认为:“脾胃虚弱,四肢不举,诸邪遂生。”再结合小儿的生理特点,脾胃娇嫩,消化力弱,故强调在药物的炮制和服用方法上注重顾护脾胃的思想。例如其丸剂多以陈米粥、糯米粉糊丸,服用时送以米汤服下等。【6】

  2.3吴鞠通对温病病后的调养方法始终围绕着顾护脾胃。针对呕吐的患者服药时要求“时时频饮”既是为了避免患者暴饮寒凉之药凉遏其脾胃,也是为了避免寒凉药物损伤患者的脾胃功能而不利于药物的吸收,体现其顾护脾胃的方法[4]。如《温病条辩》中焦篇中提到:“阳明温病,下后热退,不可即食,食者必复,周十二时后,缓缓与食,先取清者,勿令饱,饱则必复,复必重也。”

  2.4张锡纯在煎煮方法上强调次煎,认为脾胃以中和之性容纳万物,以中和之性养五脏六腑,初煎之药性较浓烈,次煎之药性和缓,次煎和缓之性以应脾胃之性,于中焦脾胃甚为相宜,顾护胃气效果更佳。【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