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系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医论文 > 中医内系研究 >

乌蒲汤加味治疗糜烂性胃炎76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3-12-28 21:29 来源:云南省中医药学会 发布人:岐黄 浏览:

  邱江红 临沧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云南 临翔区 677000

  关键词:糜烂性胃炎;中医药疗法;乌蒲汤加味

  近年来由于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变大,饮食习惯改变,糜烂性胃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自2011年至2012年,笔者以乌蒲汤加味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 临床资料

  76例患者均为2011年至2012的中医门诊患者,其中男35例,女41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9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8年。

  二、 诊断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与方剂使用》:

  1) 临床症状:胃脘部灼痛或胀痛,嗳气泛酸,嘈杂,恶心,纳差。

  2) 纤维胃镜示:胃黏膜充血血肿,伴有出血糜烂。

  3) B超及其他检查手段排出肝病、胆病及胰腺疾病。

  三、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均以乌蒲汤加味治疗。方药组成:蒲公英30g、乌贼骨15g、陈皮10 g、浙贝母15 g、生薏仁30 g、茯苓20 g、竹茹15 g、柴胡10 g、黄芩15 g、白芍20 g、延胡索15 g、木香10 g、波扣10 g、藿香15 g、神曲15 g、谷芽30 g、麦芽30 g、甘草6 g、白术15 g。随症加减:胃脘刺痛加丹参15g,胃脘灼痛加黄连5g,乏力加白沙参15g、麦冬15g,纳差加砂仁5g、山楂15g。每日一剂,水煎300mL,分三次温服,一个月为一疗程,连服三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服药期间患者须平稳心态,饮食以清淡为主,忌辛辣刺激之品。

  四、 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治疗标准:依据《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与方剂使用》制定。

  1) 治愈:胃痛及其他症状消失,胃镜检查正常。

  2) 好转:胃痛及其他症状减轻,胃镜复查黏膜病变范围缩小。

  3) 无效:胃痛及其他症状无改善,胃镜复查黏膜病变无变化。

  治疗结果:患者共76例,治愈43例,好转30例,无效3例,有效率96.1%。

  五、 典型病例

  谢某某,男,51岁,反复胃脘灼痛、肿痛,曾经胃镜检查是糜烂性胃炎,经西医治疗效果不佳,故于2011年6月到我科中医门诊就诊,就诊时诉胃脘灼痛、胀痛伴恶心、纳差、乏力,大便稍干,小便正常,舌淡红,苔薄黄腻、脉细弦,中医诊断为胃痛,西医诊断为糜烂性胃炎,与乌蒲汤加味治疗,每日一剂,治疗一个疗程后胃痛减轻,治疗三个疗程后胃痛消失,其他不适症状消失,复查胃镜正常。

  六、 讨论

  慢性糜烂性胃炎西医认为本病是由于多种外源性和内源性致病因素引起胃黏膜防御机制的破坏及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损失作用而致病,本病属祖国医学胃脘痛的范畴,多因饮食不节、情志所伤、肝气失调或劳逸失当致使脾胃受伤、肝胃不和故导致本病的发生,笔者用乌蒲汤加味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其中乌贼骨制酸止痛,蒲公英清热解毒,柴胡舒肝理气,陈皮、木香行气止痛,白芍、延胡索缓急止痛,茯苓、薏仁健脾消肿,藿香化湿和中,神曲、谷麦芽消食和胃,白沙参、白术益气健脾,丹参活血化瘀,黄连清热利湿,现代药理研究蒲公英对胃黏膜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并能抑制和杀灭幽门螺旋杆菌,白术能增强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细胞免疫功能,诸药合用相辅相成,药中病机,故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