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医药

您当前的位置: > 民族医药 > 傣医药 >

傣医发展史:傣医药学的四大发展时期(2)

2010-04-20 14:59 来源: 发布人: 浏览:

    (3)米腊撒哈时期

    这个时期的傣族社会:“米召、米洼、米淌。”即有了官家,有了佛寺,有了剥削。这个阶段由于巴利文字的创造出现,当“南传上座部佛教”。第四次集聚在斯里兰卡的阿努拉达普举行活动时,首次将"南传三藏经"用巴利文字记录成册。此时许多口传的医学理论知识也得到了相应的集中整理而被记载于佛经之中。据傣族天文历法书《五腊》记述说:大约在公元前202年巴利文书写的佛经开始传入西双版纳,约在公元166年,又创造傣仂文(西双版纳老傣文)字母,形成了巴利语梵文与傣仂文混合使用的结构现象。由于傣仂文字的创造出现,对傣医药学的传播普及打开了方便之门,从而大大地加速了傣民族医学的应用与发展,可以说这个时期是傣医药知识理论被集中整理记录成册最为兴盛的“黄金时代”。

傣医为民解除病痛

    其记录的版本较多,最早的版本为“竹刻本”,后为“贝叶本”(又称“贝叶经”),造纸术发明生产后又出现了“纸版本”(亦称“纸板经”)。在“贝叶经”中又分为“南传三藏经”和“藏外实用经”、“科幻经”3种,都记载了人体病理生理与零星的医药常识。当时记述成册的文献有《阿皮踏麻基干比》、《嘎牙桑哈雅》、《萨打依玛拉》、《嘎牙维腊底》、《档哈雅聋》、《巴腊麻他坦》、《帷苏提麻嘎》等。

    现在收藏的版本多为“贝叶经”和“纸版经”,大多是从原始版本中抄译的西双版纳老傣文音译注释本,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所限,医药混杂不分的现象十分突出,多以某味药,某个方可以治什么病的直观模式出现,书中往往同时记录了一些天文、地理、宗教故事及其各种社会现象等等。当然也有一些医药知识较为集中全面的专著,如著名的《档哈雅聋》(大医药书),书中记录了早先时期会萃植根于民间各方面的医药常识,是一套反映傣族传统医学的综合性的巨著,是傣医认识自然,了解自然,认识自我,诊断疾病,识药采药,加工炮灸、用药、立法配方的指南。

    可惜原始版本已于20年前已经流失在国外。又如《巴腊麻他坦》、《帷苏提麻嘎》、《嘎牙桑哈雅》、《刚比迪沙嫡巴妮》等文献都比较集中地叙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辨证论治方面的内容。这个时期由于傣族文字的普及使用,把傣医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纪元。随着年代的推进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傣医药理论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发展提高,临床实践民有了新的突破。

    这以后的医药传播记录方式不单是用难懂的巴利语梵文,也不只是依靠师徒、父子之间的口头传授,而是应用老傣文音译加以注释后转抄的方法,进行传播医药知识,这样能学到医药学的人也就不单是佛寺里的僧人了,加之和尚出家入寺大多数可以还俗,之后全心全意把民间流传的医学知识作进一步的收集整理记录成册,并在书中加上自己的新经验,新知识以及新认识的药,以供后人传抄,学习应用。只要具有一定的老傣文基础就可以掌握傣药治病,从而形成了历史上的傣族地区几乎村村寨寨都有傣医治病的特点。

    由于掌握医药知识的人较多,加上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因此在医药方面得到了相应的补充完善,流传民间的医药书籍种类增多。这些书籍的名称一般被称作《档哈雅》或《档哈雅囡》,意即“药典”,“小医药书”。但内容繁简有别,各有特点,大都是摘抄于原始的“贝叶经”刻写精装本《档哈雅童》及《腕纳巴维特》(医经)等文献,书中有丰富的方药、病理、生理、疾病症状,对各种炎症记述比较细致,分为破裂性炎症(外伤)、疮痒肿毒性炎症、五官肿痛炎症、妇女经血炎症、各种不同的热风症、冷风症、杂风症等。

    又说:“谷子黄,病倒床,十人患病八必中瘴而身亡”。为了自下而上,适应这一特殊的环境,繁衍和发展后代,不断地同自然和疾病作斗争,傣族先民和其他民族一样,“诊病靠医,治病靠药”,在历史上创造出了许许多多的奇方良药,利用丰富的动植物药材资源防病治病,赢得了生息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