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医资讯 > 中医资讯 >

中医药服务大局作用凸显

2010-04-13 11:36 来源: 发布人: 浏览: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卫生资源,与西医药共同担负着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重要使命,是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中医药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医药纳入国家卫生体制建设

  2007年国务院成立了中医药工作部际协调小组,大部分省(区、市)成立了省级协调小组,把中医药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重点扶持。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重视中医药发展,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保护、扶持、发展中医药的政策。

  1982年《宪法》规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明确了中医药在我国卫生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及一批与中医药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施行,标志着中医药行业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1986年国家成立了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管理机构。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上将“中西医并重”列为新时期我国卫生工作的五大方针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事业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和要求。

  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诸国本说:“中国将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并列作为国家卫生事业的基本格局,这在当代世界卫生事业和医学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2007年国务院成立了中医药工作部际协调小组,大部分省(区、市)也成立了省级中医药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将中医药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给予重点扶持。200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充分认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等意见。

  中医药“医教研产”大繁荣

  中医药治疗SARS的临床研究,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和支持。2008年,全国中医医院年诊疗量达3亿人次,出院人数近千万人次。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进步,人类生存环境、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中医药在医疗、教学、科研、产业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

  在全世界闻之色变的SARS流行期间,我国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SARS,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和支持。今年,中医药又在治疗甲型H1N1流感病毒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3以上的“甲流”病例采用了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

  初步建立了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中医药服务可及性有了较大提高。开展了以县中医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截止到2008年,全国有中医医院3115所,床位40.09万张,72%的乡镇卫生院、34%的村卫生室,92%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4.7%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能为群众提供中医药服务。

  中医药特色优势得到发挥,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得到继承。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重大疑难疾病、传染病以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全国中医医院年诊疗量达到3.02亿人次,出院人数964.1万人次。近年,中医药在防治SARS、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方面,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初步建立起了包括院校教育、师承教育、继续教育在内的中医药教育体系,建立了一批中医药科研机构,培养了一支以中医药人员为主、多学科人员参与的科研队伍。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列入了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和专项,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中医药已成为我国具有自主创新潜力的重要领域。

  中药产业不断壮大。中药从丸、散、膏、丹等传统剂型,发展到现在的滴丸、片剂、膜剂、胶囊等40多种剂型和

9000余个中成药品种,中药产品种类、数量、生产工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2008年中药工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中药农业在保障中药生产原料供给的同时又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中药产业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药事业成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有中西医结合医院236所,民族医院191所,一些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也设有中西医结合科和民族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