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医资讯 > 中医资讯 >

久病入络,久痛入络,延禧攻略中叶天士的智慧在这里……

2020-03-17 09:30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李达 浏览:

   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的确有点恍惚,我们常听说中医的经脉,那络脉或者络病又是指的什么呢?难道,络病的络跟三国中“落凤坡”的落有什么关系?这个还没搞清楚就看到了大段的文言文,立马求助度娘找通俗的解释。

  令人惊讶的是,这个看似陌生概念,竟然是当年火遍荧屏的《延禧攻略》中清代名医叶天士提出的,也因为他的研究,才形成了络病重要的病机和治疗理论雏形。

  《延禧攻略》剧照

  对对对!就是去年特别火的那个《延禧攻略》中俊俏又万能的叶天士,那个比众多嫔妃的戏份还重的神医。神医的理论呐,不妨来学学?别怨文言文读起来有点苦,那是带你去读懂名医的路,何况小编我也是使劲浑身解数做了比较通俗的解读。因为络脉,其实和我们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

  01、络病理论

  络病理论是中医学的一个较新的内容,因历代医家一直是详于经而略于络,听起来仿佛不那么熟悉。

  络病是各种因素导致络脉痹阻、气血运行不畅的一类病变。络病理论肇始于《内经》,临床证治奠基于《伤寒杂病论》,从古至今很多文献记载从基础理论、诊断、治疗等各方面逐步认识络病,清代名医叶天士提出了“久病入络”“久痛入络”之理论,才形成重要的病机理论及治疗用药。后来的一些研究使得络病理论不断完善,更好地指导了临床,从而推动整个中医事业的进步。

  02、络的概念

  络者,络脉也。络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络,包涵“经络”之络与“脉络”之络,经络之络是对经脉支横旁出的分支部分的统称,主管运行经气;脉络之络系指血脉的分支部分,主管运行血液。狭义的络,仅指经络的络脉部分。络病理论所涉及的络,一般是指广义的络。络脉在结构上具有浅、深、末、网的特点。浅者,指行走浅表出于表;深者,指行走深奥于里,达于脏腑的幽深处;末者,指居于正经、奇经的终末部位;网者,态势如网交织,错综复杂。络脉这种“互联网”式的结构和浅深层次分布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它的病位深浅不同、 病情变化受全身气血盈亏影响,易寒易热、易虚易实、易瘀易滞以及病因复杂的特点。国家名老中医邱幸凡教授在《络病理论与临床》中归纳出络病的病机,“络脉阻滞,络脉空虚,络脉损伤”三型说。

  03、络病理论的发展

  《黄帝内经》首次提出络脉的概念并阐述生理病理功能,初步论述络脉分布、生理及病理,奠定了络脉与络病的理论基础。

  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治疗络病用药是针对广微积、虚劳、肝着等内伤疑难杂病,首先提出辛温通络、虫药通络用药,创制旋覆花汤、大黄蛰虫丸、鳖甲煎丸等络病治疗方药,开创了络病治疗用药的先河,奠定了络病临床辨治基础。张仲景还总结出行气活血通络、虫蚁搜剔通、辛散宣透通络等方法,并且其治疗络病时还注重化痰通络。

  (你关注的叶天士可算来了。)

  清代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络以辛为泄,“大凡络虚,通补最宜”,其理、法、方、药,广泛运用于疼痛、卒中、积、痹证等病证,发展了络病学说。

  叶天士提出:“初病在经,久病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病久痛久则入血络”,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是中医学重要的病机学说,还提出络病的种种成因,如“血伤之络”“瘀热入络”“痰火阻络”“内风袭络”“阴邪聚络”“寒邪入络”等。

  叶天士建立温病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也吸取了络病学说的学术思想,所创辛味通络、虫类通络、络虚通补等治法用药,用于中风、痹证、症积等内伤疑难杂病,使络病学说成为指导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辨证治疗的重要学术理论,标志着络病学说已形成。

  近现代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认为络脉瘀阻是络病的共同病机,云:“因气血虚者,其经络多瘀滞。⋯⋯血溢络外及离经之瘀,是络脉损伤的基本病理变化。络病机理虽复杂,但络体细窄易瘀,其证候特点总离不开一个瘀字。”

  当代吴以岭院士团队经过近40年的潜心研究,在客观分析络脉与络病理论形成的历史环境,充分把握其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结合临床实践及现代多学科知识对其科学内涵加以诠释,相继撰写《络病学》《脉络论》《气络论》专著,系统构建起了络病理论体系,以“络病证治”为学科理论基础,以脉络与气络为学科分支研究方向,由络病证治、气络学说、脉络学说共同构成的络病研究三大理论框架初步形成,开辟了络病理论指导临床重大疾病防治研究新时代,提高多种现代难治性疾病的临床诊治水平,促进络病学科的建立。

  (说了这么老半天,不就是想说叶天士为我们现代人做了什么贡献么?)

  04、当代络病理论指导临床应用解析

  肺络病疾病:肺络在正常情况下,络脉通畅、运行气血、肺络之生理功能完善。在病理状态下,肺之络脉运行不畅,气滞、痰凝、瘀血互结,痹阻肺络,肺络受损,失于供养为病理变化的一类肺系疾病。涵盖西医的肺炎、流行性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癌等疾病。

  中国中医科学院王永炎院士等人研究认为络病乃内外因损伤络脉,邪侵络脉所致,而“病络”乃络病重要发病机制,一种非正常状态。

  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研发的连花清瘟胶囊,连花清瘟胶囊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之功效。在治疗流行性感冒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连花清瘟胶囊在缓解流感头痛、咽痛、咳嗽、周身酸痛、乏力、发热症状的疗效优于奥司他韦,临床疗效优于利巴韦林。在临床上通过运用连花清瘟胶囊治疗肺系疾病属于肺热袭肺证型,各类感冒初期以及热入肺卫效果非常好。

  心血管系统:近年运用中医络病理论探讨心脑血管病的中医发病机制和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吴以岭院士研发的通心络胶囊的临床应用将其推向了新的高潮。

  络病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一定进展,最具有代表方药通心络胶囊研制成功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显著疗效,充分证实了络病学说的重大临床价值。通心络胶囊现代研究,充分显示出络病学说是有着丰富科学内涵和独特临床价值的学术体系。但临床实验研究较少,研究范围也较局限,仍有待于现代研究基础上,加以扩大、拓宽并深入进行临床研究。吴以岭院士认为藤类通络药物缠绕蔓延, 犹如网络,纵横交错,无所不至,其形如络脉,可用于久病不愈,邪气入络者,如络石藤、鸡血藤等; 虫类药性善走窜,剔邪搜络,如水蛭土鳖虫全蝎蜈蚣等。其他通络的常用药类有: 辛味通络药物如薤白乳香等; 络虚通补药物如人参阿胶等; 笔者在治疗心系疾病,往往在原有的基本方上增加一系列通络,取得临床意想不到的收获,直达病所,也进一步验证了络病理论的价值。

  到此为止,你该对《延禧攻略》中认识的神医叶天士的学术造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吧,小编也是。

  总之,络病之论,源远流长,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络病或者络脉,和我们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从络治病正逐渐在临床各学科上显示优势,进一步证明络病理论的科学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