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片普及,首抓质量问题
中医药国情调研组执行组长陈其广介绍,在基本药物目录中,中药和西药的比例是1∶2。从中西医服务机构的比例、居民在中医药费用支出比例上来比较,这个比例是高的。即使是在中医机构,大多也要有60%—70%的西药收入比例,中药的比重只占30%左右。
中药饮片入选了。可是如何合理广泛地使用,如何确保饮片的质量?如今,在流通、种植等环节上,有的中药饮片的质量还不尽如人意,在实际使用疗效不佳。普及应用首先解决的是质量问题。另外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现在会使用中药饮片的医生不多了。老百姓不是应不应该找中医的问题,而是去哪里找好的中医,会用中医饮片治病的中医。
相对饮片来说,中成药的问题有点特殊。根据中医药国情调研,制药企业反馈,中成药的回扣也比较高。要如何通过合理合法的补偿,而不是靠回扣来鼓励医生来使用中药,这也是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规范用药,防止经典消失
有关专家表示,在基本药物目录中,307种药物中有102种中成药。中药品种有上万种,每个品种都要照顾到是不可能的。基本药物制度的出台,首先是规范了医生的用药。我国的中成药大约有几千种,每个医生的用药习惯都不一样,我国长期处于一种“有目录没制度化”,容易造成不合理用药。基本药物制度的实行,使中药的使用规范化和制度化,让基层的医生多用基本目录中的药物。
基本药物目录防止了廉价经典药的消失。以前,一些常用的经典老药尽管列入在医保报销目录中,企业因利润低就不愿生产了,医生就无法使用,患者只能是花钱买贵药替代。比如说,如意金黄散等外科用药尽管有需求,但大多无法提供。
基本药物制度注重中药特色的保护,丸、散、膏、丹等传统剂型,片、滴丸、注射液等现代剂型都有涉及。特别是在目录中有8种中药注射液,如参脉、生麦饮、血栓通等注射液等。从制定基本药物制度的角度,并没有对中药注射液否定。对中药发展中的问题不回避,要更多地关注不良反应和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基本药物制度对中药的发展会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