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海外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医资讯 > 中医海外 >

张贤哲:推广河洛中医药文化是我的使命

2014-09-18 08:46 来源:你好台湾网 发布人:高燕仙 浏览:

  台湾中国医药大学的张贤哲教授是一位中医药文化名人,从青丝到白发,他执着中医药事业四十年,收集大量药用植物与药材的第一手资料,经他批注的《本草备要》以及《河洛中医药文化》、《道地药材图鉴》等论著都是台湾中医药界的畅销书。如今张教授退而不休,仍在为推广河洛中医药文化而四处奔忙。

张贤哲教授:河洛话里的中药名保留中原古音(你好台湾网 图)

  张教授说,从秦朝《吕氏春秋》时代就强调要用良医良药,这个观念来自河洛文化早期,怎么把这些知识传下来,大陆是有延续,可是保存最好、最纯、最深入是在台湾。台湾对(中医药)知识,从四百年前来台湾就很重视。

张贤能教授介绍《道地药材图鉴》(你好台湾网 图)

  几十年的乡野调查,张贤哲教授注意到,直至今天中药师用“河洛话”来读的中药名,保留了汉代以来的中原古音,是研究古代中原汉语古音的活的数据库。“国语在念的药的发音和河洛话比较起来差很远、差很大。河洛中医药,学药是起步,药名是开始走出的第一步,要很严格。”张贤哲教授举例说,比如“车前子、紫河车”的“车”在药名中要念[ki],现在国语或普通话都念“che”;再比如“子”,“附子”是母根再生的孩子,所以念作[tsu2],而“五味子[tsi2]、菟丝子[tsi2]、莲子[tsi2]”……是果实的子,普通话全都念作“zǐ”,但是河洛话要区分得清清楚楚。

  四十年来,张贤哲教授笔耕不辍,耗时37年收集整理创作完成的《道地药材图鉴》(修订版)明年也将在大陆出版。张贤哲教授说,能把台湾中药商的袖里乾坤资料化、图片化,写成教材流传后世,这是他最大的心愿,“这是一种使命感。人生总是要有目标,我的目标就是台湾河洛中医药的传承薪传,要怎么让下一代学得好、学得快?我就用出书来传承,透过照片、介绍让更多人了解河洛中医药文化,这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目标”。(你好台湾网 记者 杨涛) 

张贤能教授精心拍摄的名贵药材——龟板(你好台湾网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