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

您当前的位置: > 云南中医药 > 走进云南 > 民族文化 >

少数民族文化——阿昌族

2010-04-15 13:59 来源: 发布人: 浏览:

     阿昌族,有人口2 7 7 0 8 人, 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 族自治州的陇川和梁河县,在潞 西、盈江、腾冲、云龙等县也有 少量分布。多与傣、汉等民族分 寨而居。  

    阿昌族聚居区地处高黎贡山 余脉的丘陵山地、峡谷平坝,为 阿昌族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良 好的条件。阿昌族自古以擅种水 稻而闻名。   

    阿昌族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古代 汉文史籍曾记载的“峨昌”、“娥昌”、“莪昌”或“ 阿昌”、“萼昌”等,都是对阿昌族不同时期的称谓。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称为阿昌族。   

    阿昌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分梁 河、户撒两种方言。由于长期和汉、傣等民族交错杂居 ,所以阿昌人一般又能讲汉语、傣语。    

    简朴的服饰   

    阿昌族的服饰简洁、朴素、美观。男子多穿蓝色、 白色或黑色的对襟上衣、黑色长裤,裤脚短而宽。小伙 子喜缠白色包头,婚后则改换黑色包头。有些中老年人 还喜欢戴毡帽。青壮年打包头时总要留出约4 0 厘米长 的穗头垂于脑后。如外出赶集或参加节日聚会时,喜欢 斜背一个“筒帕”(挎包)和一把阿昌刀。   

   妇女的服饰有年龄和婚否之别。未婚少女平时多着 各色大襟或对襟上衣、黑色长裤,外系围腰,头戴黑色 包头。梁河地区的妇女一般穿红色或蓝色对襟上衣和筒 裙,小腿裹绑腿,用黑布裹包头,高达约0 . 3 公尺, 包头顶端左侧还垂挂四五个五彩小绣球,颇具特色。每 逢外出,妇女们都精心打扮一番。她们取出珍藏的各种 首饰,戴上大耳环、雕刻精致的大手镯、银项圈,还在 胸前的四颗银钮扣上和腰间系挂上一条条长长的银链… …走起路来银光闪闪,风采耀眼。   

    当你走进阿昌族山寨,你还会发现阿昌族青年男女 都喜欢在包头上插一朵朵鲜花。这朵朵鲜花,不仅美观 ,而且他们还视之为品性正真,心灵纯洁。   

    名闻遐迩的“户撒刀”   阿昌刀,又称“户撒刀”,因多产于阿昌族聚居的 陇川县户撒、腊撒这个地区而得名。这种刀“制炼极精 纯,柔可绕指,剁铁如泥”,用木、皮、银等原料配制 的刀鞘也极为精美。   

   阿昌刀的长短、形状多种多样,有生产用刀、生活 用刀、狩猎者护身用的长刀、宰牲畜用的匕首等数十个 品种。由于工艺精湛,阿昌刀不仅本民族人视若珍宝, 而且还深受附近汉、傣、景颇、傈僳、藏、白等民族的 喜爱。如今,阿昌刀还走出了云南,远销到北京、西藏 、青海、新疆、黑龙江等地,甚至为外国友人收藏。   

   阿昌族打制刀具已有6 0 0 多年的历史。相传明代 屯驻户撒、腊撒的军队中,有一部分是专门制作兵器的 ,他们具有较高的锻造技术。后来,这些匠人与当地人 通婚,逐渐融合于阿昌族中。阿昌族继承和发展了明军 的冶铸和锻造技术,生产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刀具 ,而且越来越精。村寨之间分工较细,各寨有自己的名 牌产品,整个户撒坝好比一座手工业加工厂,各寨就是 它的车间,各以一种产品闻名。如来福寨的黑长刀、花 钢刀、芒东寨的腰刀、小尖刀,腊姐寨的锯齿镰刀,新 寨的背刀,芒所寨的刀鞘等。户撒刀之所以经久耐用, 一是选料讲究,二是淬火技术掌握的好,加之刮磨的漂 亮美观,所以他们打的刀拿来随便磨一下即锋利无比。 一些老艺人能够把刀打制得刚柔兼备,乃至可以任意弯 曲。比如一把长刀,不使用时,可像腰带一样围系在腰 间,需要时解下,立即自然伸直,其技艺堪称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