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栽培

您当前的位置: > 中药天地 > 中药栽培 >

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

2010-04-18 22:35 来源: 发布人: 浏览:

    田间管理,是保证药材生产,获得高产优质一项要的技术措施。由于各种的生物学特性以人们对药用部位需求不同,其栽培管理工作有很大差别,要努力做到及时而充分满足各种不同生育阶段中对温度、水分、光照、空气、养分的要求,综合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克服自然灾害,以确保优质高产。
  (一)灌溉
  1.灌溉原则灌溉量、灌溉次数和时间要根据需水特性、生育阶段、气候、土壤条件而定,要适时、适量,合理灌溉。
  2.灌溉种类 主要有播种前灌水、催苗灌水、生长期灌水及冬季灌水等。
  3.灌溉方法 分沟灌、畦灌、喷灌、滴灌、渗灌、浇灌等。
  (1)沟灌法
  即在垄间行间开沟灌水,灌水沟的距离、宽度应根据植物的行距和土壤质地确定。沟灌适用于条播行距宽的,如颠茄、紫苏、白芷等。沟灌的优点是侧向浸润土壤,土壤结构破坏小,表层疏松不板结,水的利用率高。
  (2)畦灌法
  本法是将灌溉水引入畦沟内,使水流逐渐渗入土中。畦灌法适用于密植及采用平畦栽种的,如红花北沙参等。缺点是灌水欠匀,灌后蒸发量大,容易破坏表层土壤的团粒结构形成板层,空气不流通,影响土壤中好气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因此,灌后要结合中耕松土。
  (3)喷灌、滴灌法
   是近年来发展的新型灌溉方式,优点较多,如喷灌,雾点小,均匀,土表不易板结,节水和节约劳力。滴灌,是使灌溉水缓缓滴出,浸润作物的根系土壤,能适应复杂地形,尤适用于干旱缺水地区。
  (4)浇灌法 用喷壶或皮管浇水,仅适用栽培小面积药材使用,但阳畦育苗时使用广泛。
  (二)排水
  排水是以人工的方法排除土壤孔隙中的水分和地面积水,改善土壤通气状况,加强土壤中好气微生物的作用,促进植物残体矿物化,避免涝害。
  1.明沟排水 即在田间地面挖沟排水。此法简单易行,但占耕地较多,肥料易流失,沟边杂草丛生,容易发生病虫害,影响机械化操作。
  2.暗沟排水 即挖暗沟或装排水管排水。暗沟排水可节省耕地,在大面积生产时可采用。
  (三)中耕、除草、培土
  中耕除草是经常性的田间管理工作,其目的是:消灭杂草,减养分损耗;防止病虫的滋生蔓延;疏松土壤,流通空气,加强保墒;早春中耕可提高地温;可结合除蘖或切断一些浅根以控制植物生长。中耕除草一般在封垄前、土壤湿度不大时进行。中耕深度要看根部生长情况而定。根群多分布于土壤表层的宜浅耕,根群深的可适当深耕。中耕次数根据气候、土壤和植物生长情况而定。苗期杂草易滋生,土壤易板结,中耕宜勤;成株期枝叶繁茂,中耕次数宜少,以免损伤植物。此外,气候干旱或土质粘重板结,应多中耕;而后或灌水后,为避免土壤板结,待地表稍干时中耕。
  培土能保护植物越冬过夏,避免根部裸露,防止倒伏,保护芽苞,促进生根。培土时间视不同植物而定,一、二年生植物,在生长中后期可结合中耕进行,多年生草本和木本植物,一般在入冬结合越冬防冻进行。
  (四)间苗、定苗
  凡采用种子或块根、根茎繁殖的药用,为避免幼苗、幼芽拥挤、争夺养分,要拔除部分幼苗,选留壮苗。如发现杂苗和生有病虫害的幼苗,也要及时拔除,这些均称间苗,间苗宜早不宜迟。间苗的次数应根据种类而定,小粒种子间苗次数一般可多些。最后一次间苗后即为定苗。
  (五)覆盖
  利用枝叶、稻草、麦秆、谷糠、土壤等撒辅在地面上,叫覆盖。覆盖可改善畦面生态环境,防止土壤水分蒸发,使土壤不易板结,改善土壤肥力,并有保温防冻防止鸟害和杂草等作用,有利于出苗、移植后的植株成活和生长。
  (六)遮荫与支架
  对阴生植物如西洋参人参三七等和苗期喜阴的植物,为避免高温和强光危害,需要搭棚遮荫。由于种类不同及不同发育时期对光的要求不一,因此还必须根据不同种类和生长发育时期对棚内透光度进行合理的调剂。至于棚的高度和方向,则应根据地形、气候和生长习性而定。荫棚材料应就地取材,做到经济耐用。有些具有缠绕茎、攀援茎或茎卷须,不能直立,栽培时需给以支架,以利植物正常生长。
  (七)整枝
  整枝是通过修剪植株枝叶来控制植物生长的一种管理措施。整枝后,可以改善通风条件,加强同化作用,调节养分和水分的运转,减少养分的无益消耗,提高植物的生理活性,从而增加植物的产量和改善药材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