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获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医专题 > 第八届兰茂论坛 > 优秀获奖论文 >

浅谈对“阴阳辨证”的认识体会

2022-01-04 09:02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赵春艳 浏览:

  余江罗1  赵永丽2   指导老师:吴洪波3

  (1.彝良县奎香苗族彝族乡卫生院,彝良,657600;2.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昆明,650000;3.昆明市中医医院,昆明,650000)

  关键词:阴阳辨证 认识体会

  一、阴阳辨证的重要性

  (一)阴阳辨证从古至今便受到重视。

  《黄帝内经》“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治病必求于本[1]。”阴阳作为天地间的自然规律,人类作为大自然的产物亦不例外,所以诊治疾病的根本亦当从阴阳入手。自然现象千变万化,人体病理现象亦是如此,而其中辨证之要领便是在阴阳处。“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1]。”可见从《黄帝内经》开始诊治中就特别重视辨阴阳。清代医家郑钦安在《医学三书》序中即指出“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亦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2]。”这与《黄帝内经》强调的辨阴阳不谋而合,也提出辨阴阳实际并非是轻而易举。而在《中医诊断学》中提到的八纲辨证中阴阳辨证属于辨证的纲领,阴证、阳证是根据阴与阳的基本属性而划分的,还可以用于归纳疾病的病位、病性和病势,可见阴阳的辨证在中医临床中是至关重要的。

  (二)阴阳辨证为诸多医家所提倡。

  如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体系分别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即是阴阳的三分法。伤寒大家刘渡舟老先生在其讲授《伤寒论》中提到“太者,大也,太阳就是很大的阳气,少者,小也,少阳就是小阳”以此类推,三阴三阳可以说是阴阳之气的内在变化,这其中我认为是阴阳之气的偏盛所划分,三阳当在表,为阳气尚盛,阴气未大伤,故以汗法、和法、养阴生津之法为主,三阴当在里,为阳气被损,阴气较重,故以温法为主,一定程度可以说三阳三阴的顺序更替正是阴阳消长的程度的变化,且张仲景特别注重脉诊,而在脉诊中又以阴脉、阳脉为纲。刘渡舟老先生说到:“医生要掌握辨证论治,首先就要抓阴阳,将疾病分为阴证、阳证两类”,我想这也是刘老研习《伤寒论》的心得体会。明代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说到:“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还可以一言蔽之,曰阴阳而已[3]”,足可见对阴阳辨证的推崇。朱震亨提倡的“阴不足而阳有余论”,均是以阴阳辨证为先。当今扶阳学术流派,亦是特别重视阴阳辨证。故我认为阴阳辨证应当为中医医者所重视,可作为辨证论治的首要考虑范畴。在临床中患者症状往往纷繁复杂,寒热错杂,表里兼有,虚实难分,笔者自进入中医药高等院校学习以来往往觉中医辨证体系庞大难懂,不知如何筛选,往往临床所见患者的症状并不如教科书所言典型易分,甚至可见寒热冲突的矛盾之象、舌、脉、症不符等复杂现象,而往往此时阴阳辨证可提纲挈领,避免辨证走错方向,导致施治大相捷径,甚至南辕北辙。

  二、阴阳辨证的要点

  (一)注意阴阳间的关系。

  阴阳既有绝对性的一面,又有相对性的一面,所以阴阳辨证亦当如此,在辨证中首先要辨明属阴或属阳的不可变性,如在五行中水属阴,火属阳,而在具体病证辨证中阴阳又是相对的,如在八纲辨证中的表对里、寒对热、虚对实,而阴阳又可互相转化,如阴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阳证,阳证一定条件下又可以转化为阴证,而阴阳两者之间中又并非单一的、纯粹的、孤立的,如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可表现为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表里兼病等,正如张景岳所言:“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3]”,所以我们辨证施治中亦要注意阴阳间的关系,综合考虑。

  (二)阴阳辨证中当以重视阳气为要。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1]”,人体中的阳气正如大自然中的太阳一般,给我们机体以能量,这并非人为决定,我们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产物,无可避免地受自然规律的影响,这即是“天人合一”的体现。故我们在阴阳辨证中不仅要辨分阴阳的偏盛、消长、转化等,还应注重阳气的主导地位,“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1]”,留得一分阳气,便留得一份生机,在诊治疾病中要注重对阳气的顾护,同时要注意阳虚所致虚阳上浮的虚火病证,这尤其受到火神派鼻祖郑钦安先生的重视。故在阴阳辨证中不仅要扶阳,还应潜阳、护阳、秘阳。当然顾护阳气的同时,勿忘对阴津的重视,如当代扶阳学派医家吴生元教授提倡的扶阳存津大法,即是对阴阳兼顾的重视。

  三、自身对应用阴阳辨证的体会

  (一)抓住典型的阴证、阳证表现。

  典型的阴证、阳证表现较容易识别,阴阳虚盛往往以寒热表现较典型,寒证往往表现为畏寒怕冷,喜卧喜温,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舌质淡,苔白而润,脉沉迟等,热证往往表现为发热、恶热喜冷,口渴欲饮,烦躁不安,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苔黄干,脉数等。“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1]”,可见《黄帝内经》里说到阳虚、阳盛的部位在表,阴虚、阴盛又在里,所以临证中阴阳辨证亦要结合其他辨证思维,抓典型,知常达变。

  (二)阴阳辨证应当结合患者体质,注意病邪中的从化倾向。

  体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体自身内阴阳的盛衰偏颇状态,正所谓:“同气相求”,体质往往决定着发病倾向,我们可用阴阳辨证的方法去辨明患者的体质,从患者整体和现今状态共同调治,这亦是辨体质与辨病辨证的结合方式。体质可分阴阳,如阴虚质,阳虚质。病邪亦可分阴阳,如六淫辨证中,风、暑、燥、火为阳邪,寒、湿为阴邪。而患者体质辨识有时亦有难度,如舌脉作为中医特色辨证手段之一,常常为广大中医医者所重视,但在临床中亦可见舌脉不符的现象,如患者舌红苔白腻,一派湿热实证之象,诊其脉可见脉沉细弱,此时是舍舌从脉,亦或是舍脉从舌,我认为当用阴阳辨证之法,当辨患者平素体质虚实,先辨阴虚或是阳虚,阴盛或阳盛,常见的阴虚之症中又可细分辨阴阳,如口渴喜饮,是喜热饮还是冷饮,正如张仲景在其《伤寒论》中所言:“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6]”,要注意辨明阴证、阳证的真假。临床中阴阳辨证的应用应当多问患者几个相关的、甚至相反的临床问题,有时患者无法回答清晰的亦可直接观察其直接的临床表现,如穿衣的厚薄,双手温热度,语声的有力无力,综合四诊资料,以佐证自己的辨证准确度

  (三)保证阴阳辨证的准确。

  阴阳辨证较为便捷,但一旦辨证出错,医者诊治可能贻误病情,甚则加重病情。笔者建议利用逆向思考去验证辨证的准确性,正如哲学家所提倡的那样:“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我们人类的天性中有着许多固有的缺陷,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倾向是避免不一致的倾向,作为医者我们亦常犯此错误,正如《伤寒论》中序所言:“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6]”,我们要注意克服固执己见的思维缺陷,保持头脑开放。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进化论》著成之后,他并非急于向世人展示,而是不断地尝试反驳自己的理论然后修复,最终让其进化论的理论无懈可击,笔者认为我们医者亦当学习,在辨证中尝试着去推翻自己,去寻找自身辨证的不足所在,这样方能不断进步。

  四、阴阳辨证的局限。

  当然除阴阳辨证之外,常见的辨证方法还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当然阴阳辨证均含在其中,各种辨证方法相互交融,由于阴阳辨证所处位置较高,属于总体的诊疗原则,临床中遣方用药也好,针灸推拿等传统治疗也罢,均需要结合其他更为精细的辨证方法,云南首届国医大师张震老先生就提出了较为创新的中医证候层次辨证体系,其中方法亦值得广大医者学习。

  五、结语

  总之阴阳辨证作为辨证体系中较为重要的辨证方法,从古至今就受到诸多医家的推崇,在应用阴阳辨证中应当注意阴阳间的关系,重视顾护阳气,临证时注意辨别阴阳盛衰的真假,阴阳辨证可作为广大中医人在临床诊治患者中的有效思路,当然阴阳辨证亦有自身的局限性,中医的辨证论治还需要丰富的中医理论知识做基础,在这里只是粗浅地谈谈对阴阳辨证的认识体会,希望对中医同仁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张登本,孙理军.《黄帝内经》[M].新世界出版社,2008.

  [2]郑寿全.《中医火神三书》[M].周鸿飞点校.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3.38.

  [3]张介宾.《景岳全书》[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

  [4]孙广仁,郑洪新.《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5]李灿东,吴承杰.《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6]张仲景.《伤寒论》[M].钱超成,郝万山,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38.

  摘要:在中医辨证体系中有多种辨证方法,而阴阳辨证作为辨证方法中重要的一种,不仅是辨证总纲,亦应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通过从阴阳辨证的重要性,阴阳辨证的要领,自身对阴阳辨证的应用体会以及阴阳辨证的局限来论述对其的认识,从而希望中医同仁在辨证论治中重视阴阳辨证,供广大中医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