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经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医文化 > 古籍博览 > 脉经 >

《脉经》全书目录

2010-04-15 16:13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 浏览:

  《脉经》是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西晋王叔和著。撰年不详。《隋书•经籍志》最早著录。第一次把病脉归纳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二十四种……

目   录

 

脉经卷第一
 
脉经卷第二
脉经卷第三
 
脉经卷第四
脉经卷第五
脉经卷第六
 
脉经卷第七
脉经卷第八
平阳毒阴毒百合狐惑脉证第三
脉经卷第九
 
脉经卷第十
 

 

   说明

  《脉经》是中医脉学著作。西晋王叔和著。撰年不详。《隋书·经籍志》最早著录。刊行之后,自晋至唐历三百余年流传不绝。宋代校正医书局曾对此书进行校勘。

  现存主要版本有:元天历三年(1330)广勤书堂刻本、明成化间据元泰定本翻刻本、明赵府居敬堂刻本、明万历三年(1577)福建刻本、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刊《守山阁丛书》本、清光绪十七年(1891)《周氏医学丛书》本、清光绪十九年(1893)杨守敬校勘本等。人民卫生出版、商务印书馆、上海科技出版社分别出版了影印本和排印本。

  王叔和(约3 世纪),名熙。西晋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一说今山东济宁)人。魏晋间医学家。曾任晋太医令。王氏性度沉静,博通经方,于诊切之术有较深研究。鉴于前人撰集方书,其有关脉学部分,或混杂相涉,烦而难明,于是考核遗文,摭拾群论,采集前代医家医著如扁鹊、张仲景、华佗及《内经》、《四时经》等论述脉学的内容,结合临床实际,撰成《脉经》。

  此外,王氏曾编次整理了张仲景之《伤寒杂病论》,对保存古籍作出重要贡献。另有《张仲景评病要方》1 卷、《论病》6 卷,均佚。

  本书10卷,97篇,约8 万字。

  卷1 主要论述24种病脉体象、脉理、诊脉法,各种平脉,疾病将瘥和难愈的脉候。

  卷2 论“关前”、“关后”的脉象以及寸口、人迎、神门等部位脉象的阴阳、虚实变化所主的脏腑经络病变,寸、关、尺各部脉象主病与治疗,奇经八脉的脉象主病。

  卷3 论脏腑的平、病、死脉。

  卷4 论遍诊法与独取寸口法的各部脉象主病,杂病各种病脉,各种诊亏损、决死生的脉候。

  卷5 辑扁鹊与张仲景脉法,扁鹊与华佗察色与闻声要诀。

  卷6 论脏腑病机与病证。

  卷7 论汗、吐、下、温、灸、刺、火、水等治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热病诸证与死候。

  卷8 论杂病脉证和治法。

  卷9 论妇人、小儿诸病证的机理、脉证与预后。

  卷10为“手检图三十一部”,然图已亡佚,唯存论脉的“前、后、左、右、上、下、中央”诊法及诸种脉象主病等内容。

  《脉经》是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本书在学术上的主要特点,一是对脉象的系统归纳。第一次把病脉归纳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二十四种。并对每种脉的体状、搏动征象及其变化,都作了具体描述,丰富了中医诊断学的内容,使脉学系统化。二是保存了大量古医籍内容。《脉经》中“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

  在脉学上保存了晋以前大量的有关诊脉方法、脉象病理、脉诊意义等方面的资料,成为后世脉学研究的重要参考。同时,书中几乎转录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全部内容。成为《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古传本之一,对研究仲景学说有重要价值。

  《脉经》的成就和学术价值,很早就被确认。后世的脉学著作,可以说都是在《脉经》基础上的发展。托名五代高阳生撰的《王叔和脉诀》,取材于《脉经》而重新编次,以歌诀形式阐述脉理,易于讲授和学习,在相当长时间中,流传广泛,影响超过原书,故有“脉诀出而脉经隐”之说法,并产生出不少《脉诀》的派生著作。198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脉校释》,对原书作了系统、全面的校勘、注释,是迄今较完善的校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