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国医移动版
国医首页|资讯|云南|学习|图片|医疗|养生|药膳|中药|方剂|传承|针灸|推拿|临床|经典|科研|企业|文化|特色疗法|民族医药|社区| 更多

“亲密无间”的大小肠

2016-07-14|来源:国医在线|编辑:吴莎|阅读:

本文为《跟我学中医》专栏第412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大家都知道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最主要的器官,小肠是弯曲的长管状器官,是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它起始于胃的幽门,下达阑门。

  小肠的生理功能

  1、受盛化物。

  小肠接受来自胃并经过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又叫食糜,食糜在小肠内停留一段时间,然后由脾与小肠共同作用对其进一步消化,然后就化为了有营养的部分和糟粕部分,也就是说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饮食水谷必须先经过小肠的消化作用,分解成为较简单的物质才能被小肠吸收。

  2、分清泌浊。

  小肠在进一步消化食糜的过程中,随之就分为清浊两部分,清者就是水谷精微和津液,由小肠吸收,由脾气的转输作用输布全身;浊者,也就是食物残渣和部分水液,经胃和小肠之气的作用通过刚才提到的阑门传送到大肠。小肠作为六腑之一,其气化运动存在于生命过程的始终,其运动形式主要表现为主降,而降中有升。

  小肠气化的运动形式

  1、小肠主降,与脾胃同为机体升降的枢纽:人体的生命活动无一不是脏腑升降出入运动的表现。在脏象学说中常以脾升胃降来概括整个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即所谓“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临证指南医案》 )。胃主通降是指饮食物通过胃的腐熟后下行至小肠,通过小肠的进一步消化吸收,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大肠,最后排出体外。小肠作为六腑之一,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故小肠亦主降。

  2、降中有升,小肠气化运动的基本规律:小肠主降,但降中有升。其原因一是饮食物在小肠的消化过程中有吸收水谷精微和津液的作用;二是小肠虽然主降,其气不降为病,而降之太过亦为病,其“升”是为了保证“降”的功能正常发挥,使之不致降之太过。小肠之气通降,固不为病,若只降不升,胃所受纳、小肠所受盛的食物须臾即下,则不能完成消化、磨运、吸收等诸多生理功能;三是小肠的“升”的功能与脾气密切相关,辅佐脾气完成脾的升清作用。

  若小肠功能失调,可引起腹胀。呕吐,便溏等症。

  大肠居腹中,其上口在阑门处接小肠,其下端连肛门。大肠的上段称为“回肠”,包括现代解剖学中的回肠和结肠上段;下段称为“广肠”,包括乙状结肠和直肠,是对食物残渣中的水液进行吸收,形成粪便并有度排出的脏器。大肠与肺由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的相互属络而构成表里关系。

  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

  1、传化糟粕。

  大肠接受由小肠下传的食物残渣,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大肠之气的运动,将粪便传送至大肠末端,并经肛门有节制地排出体外,故大肠有“传导之官”之称。

  2、主津。

  大肠吸收水液,参与体内的水液代谢,故说“大肠主津”。如大肠传导糟粕功能失常,则出现排便异常,常见的有大便秘结或泄泻。若湿热蕴结大肠,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还会出现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等。

  由于小肠、大肠和胃一样,同属于饮食消化、吸收、排泄器官的组成部分,故其生理、病理关系密切,且多与脾胃有关。其病症多属疾病范围,在治疗方面应与之互参。

  辨治原则:中医说六腑“以通为用”,病症的辨证当以虚实为纲,实证以,寒热气瘀为主,虚症以虚寒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