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云南中医药 > 云南新闻 >

端午节:一片粽叶裹香软

2019-06-12 10:34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李达 浏览: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端午节。挂艾草、赛龙舟是特色的活动,但最为普及的还是吃粽子。

  粽子是由粽叶包裹带陷的糯米蒸煮出来的,清香、软糯、甘润、膏腴不腻。根据南北方馅料的不同分为甜粽和咸粽。北方大多喜食甜粽,蒸熟了凉水里浸泡保存,馅料有:大枣、五仁、绿豆、红豆等;南方多数喜咸粽,热气腾腾的时候最是好吃,馅料有:五花肉、腊肉、咸蛋黄等。

  除了馅料不一样,包裹粽子的粽叶南北也各有差异,北方的粽叶多采用芦苇叶,南方的用箸叶、箬叶等。但不管什么粽叶,都有清香的味道,包裹粽子不仅方便实用、还留有天然的清香,用粽叶包裹的粽子相比其他的食物贮藏时间也更为持久。

  中华民族自古就讲究药食同源,五月吃粽子不仅是一种习俗,糯米包裹的粽子带有大量的能量,在插秧劳作的时节带给人很多热量,而粽叶,具有天然的芳香,光滑、坚硬柔韧的特性又具有防腐、隔离空气等作用,是一种密封食品的天然的材料。

  《本草纲目》记载,粽叶具有有清热止血、解毒消肿,治吐血、下血、小便不利、痈肿等功效。《中药大词典》中也介绍粽叶有这些功效。

  粽子的糯米原料一般是糯米淘水后直接用,但最好吃的还是用青茅草灰浸渍过的糯米原料,用这种蘸了茅草灰包出来的粽子叫灰粽。首先要割青茅草烧成灰,将茅草灰拌入淘好的糯米里,然后再包粽子,糯米更香软清甜。

  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及淀粉等,营养丰富。中医认为,糯米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本草纲目》中记载:“糯米暖脾胃,止虚寒泄痢,缩小便,收自汗,发痘疮。”因此,粽子为温补强壮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对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

  粽子虽然香糯、润软,但由于粽子主要是糯米和馅料作成的,以下人群不宜多食:

  (1)胃肠功能不好者不宜多吃:糯米所含淀粉为支链淀粉,所以在肠胃中消化水解时间较长,如果有胃炎、十二指肠炎等消化道炎症,不宜食用过多。此外老人、小孩等胃肠功能欠佳者也应该少食。

  (2)糖尿病、肥胖、高血脂、肾病等慢性病患者尽量少吃。因为粽子无论甜咸,其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很高。

  (3)感冒发热、咳嗽多痰、黄疸、腹胀、慢性皮肤湿疹患者忌食。

  吃粽子的时候还要注意以下搭配禁忌:

  【糯米+苹果】糯米中磷等矿物质与苹果中的果酸结合,产生不易消化的物质,易导致恶心、呕吐、腹疼。

  【糯米+酒】同食会容易让人酒醉难醒。